张兖下第随桂阳乔监使之湘中

建溪曾共听猿声,十载文场未策名。

流落只应孤剑在,穷愁已有二毛生。

荆州暂去依刘表,汉殿无由荐马卿。

一路骚人旧山水,登临且莫动归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曾在建溪共同聆听猿猴的哀鸣声,十年来考场拼搏仍未获得功名。
漂泊流离中只有孤剑陪伴,深感困苦已见两鬓斑白。
暂且离开荆州投靠刘表,无法像马卿那样在汉朝殿堂被举荐。
沿途的文人墨客熟悉的山水,登高望远时请不要触发思乡之情。

注释

建溪:地名,指建溪这个地方。
曾:曾经。
共听:一起聆听。
猿声:猿猴的叫声,古人常以此表达哀愁。
十载:十年。
文场:科举考试场所。
流落:漂泊失意。
孤剑:象征孤独和坚韧。
二毛:头发斑白,代指年老。
荆州:古代地名,今湖北荆州。
刘表:东汉末期荆州牧,刘备曾投奔过他。
荐:推荐,引荐。
马卿:马援,汉代名臣,此处借指有才华的人。
骚人:文人,诗人。
旧山水:熟悉的山水风景。
登临:登山游览。
归情: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中的落寞与无奈。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平。

"建溪曾共听猿声,十载文场未策名。" 这两句讲述了诗人在建溪时期与朋友一起聆听猿啼的声音,但经过长达十年的时间,在文学或科举的领域中依旧没有取得显赫的成就,表明了诗人的才华未被世人认可。

"流落只应孤剑在,穷愁已有二毛生。" 这两句则描绘出诗人目前的处境,他如同一把孤独的剑,随波逐流,没有依靠。而“穷愁”指的是贫困和忧虑,“二毛生”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这里暗示了诗人的生活状况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荆州暂去依刘表,汉殿无由荐马卿。" 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刘表和马卿来比喻自己的处境,刘表是三国时期的荆州刺史,而马卿则是西汉末年的名将。这两位历史人物都未能得到应有的重用,诗人借此暗示自己虽然暂时依附于某个势力,但在权力的核心中却无立足之地。

"一路骚人旧山水,登临且莫动归情。" 最后两句则是在叙述诗人对于往昔的游历经历有着深厚的情感,这些山水曾被骚人(古代文人)所描绘,而今时今日重游这些地方,却不必过分激起归家的思念。

总体来看,杨亿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个人的才华未得以施展的悲凉,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美好过去的怀念和对当前无依无靠状态的无奈。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怀旧居

武夷仙穴近吾庐,斗鸭阑摧菌阁虚。

千匹岁储妨种橘,百金春事废观渔。

北山烟雾迷归辙,南陌风尘化客裾。

堂上金丝应已歇,岂惟兰菊旧丛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怀寄枢密王左丞

高陪七圣从轩游,帷幄深严日运筹。

口里雌黄归品藻,盘中薤白想风流。

珠宫地密妨趋谒,铜钵声沉断唱酬。

独喜修书依绛帐,时登阙里受春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李四赴歙州

分直蓬邱未再期,江东去去拥旌麾。

名通南省郎官籍,卷续新安郡政诗。

虎观清风留汗简,鸰原高韵忆吹篪。

故人别后频南望,想见森森琼树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李舍人独直

阁凤巢高拂綵霓,玉芝香杂武都泥。

十行汉札如丝出,六幕尧天倚杵低。

露井冰销垂素绠,仙茎日转射璇题。

赫蹄云落知谁见,馀力何妨颂碧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