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长老归宝积寺

黄芦宝积寺,创自镜禅师。

佛殿已百岁,僧房今六支。

洞庭山入牖,笠泽水通池。

他日吾将到,来题壁上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杨循吉的《严长老归宝积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老的寺庙景象。首句“黄芦宝积寺”点出寺庙所在之地,可能是环境清幽,周围有黄芦丛生。"创自镜禅师"暗示了寺庙的历史渊源,由一位名叫镜的禅师创建。

接下来两句“佛殿已百岁,僧房今六支”强调了寺庙的悠久岁月,佛殿已有百年历史,而僧舍则略显简朴,只有六间。这两句透露出寺庙历经沧桑,但依然屹立。

“洞庭山入牖,笠泽水通池”通过窗户可见远处的洞庭山,近处则是与池塘相通的笠泽水,展现了寺庙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景色宜人。

最后两句“他日吾将到,来题壁上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亲自造访,题写诗句于寺壁之上,流露出对文学和友情的向往,也增添了诗意的想象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宝积寺的风貌,寓含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收录诗词(70)

杨循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净公住东隐

山水谁不爱,顾乏能游人。

浙中本多胜,石秀而泉淳。

向者虽一到,终是居官身。

抱官游山水,味自不相亲。

今子遂当往,我亦解朝绅。

相从岩谷里,以子为依因。

子有旧草履,我有新葛巾。

滴泉与片石,务搜天所珍。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政公虎跑开堂

人生何事大,惟有生与死。

此事苟不明,枉作真男子。

政公自吴来,其目定如水。

我以为有道,延入禅室里。

朝谈复暮说,句句堪入耳。

相知岂独我,亦有吴太史。

及今当南还,虎跑其所止。

我作送行偈,且依世人礼。

伏请石田翁,证明吾与尔。

形式: 古风

吴中普门长老乞语

普门在何处,莫向海门寻。

只此吴城中,便有紫竹林。

古以水与月,而赞白衣士。

举头即见月,掘地即得水。

朴哉明长老,今往住普门。

济度说已尽,我复将何言。

虽然无可言,愿且举水月。

月在水中明,此理分明说。

形式: 古风

百花庵主见访

一春高卧只垂帘,说著浮名病又添。

闻道百花庵可住,他时借我读《华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