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长句(其二)

老去尘怀痛洗煎,虚舟不系任回沿。

寸心若变有如日,万事不忧终在天。

莫为饥寒弃南亩,须知穮蓘有丰年。

桃符侲子喧闾巷,又向江城十岁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年迈时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诗中“老去尘怀痛洗煎”表现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时光难留的感慨,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境。“虚舟不系任回沿”则是比喻自己如同无所羁绊的小船,随波逐流,无忧无虑。"寸心若变有如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变化多端,犹如太阳每天都在变换,但又不失其本质光明。“万事不忧终在天"则是表达了一种宿命论的思想,认为世间万事皆由天定,不必过于担忧。

诗人随后劝勉自己“莫为饥寒弃南亩”,即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顿而放弃了自己的田地和生活。"须知穗蓘有丰年"提醒自己要知道农业生产有其周期,总会有收成的好年头。

最后两句“桃符侲子喧闾巷,又向江城十岁捐”描绘了一种安逸自得的情景。桃符可能是指桃木制成的护身符,侲(kuī)字可能是表达孩子们嬉戏的声音,“喧闾巷”则是孩子们在小巷中玩耍的热闹场景。“又向江城十岁捐”可能是在提及诗人曾经参加过的科举考试,或者是某种形式的捐税行为,但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个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十月二十日夜大雨雹震电先是数日极暖至是方稍晴

江乡节候异中州,十月狂雷震未休。

二年到耳同常事,一夜雨声如蚤秋。

想见麦畦添宿润,更欣蔬甲长新柔。

东堂晚望无氛祲,洗出樊山紫翠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万松亭有感

荦确山行穿翠微,石云秋露湿秋衣。

朦胧小睡还成梦,讽咏新诗且疗饥。

千里归来人事改,四年辛苦旧容非。

祇应亭下青云盖,依旧苍腰耸十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三乡怀古

清洛东流去不还,汉唐遗事有无间。

庙荒古木连空谷,宫废春芜入乱山。

南陌絮飞人寂寂,空城花落鸟关关。

登临几度游人老,又对东风鬓欲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三月一日马令送花

未说浔阳别泪痕,江边蘋芷不胜繁。

不知来岁在何处,又对新花忆故园。

插帽每惭辉白发,飞香曾伴照清尊。

去年今日淮阳道,落絮残红正断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