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其四)

经年寂寞。已负花前约。

忽向红梅侧畔,开点雪、有人觉。不开何似莫。

百梢才一萼。却问寿阳宫额,两三蕊、怎能著。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鉴赏

这首诗是刘辰翁的《霜天晓角》之四,创作于宋末元初。刘辰翁以其清新隽永的词风著称,这首诗通过对红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独自赏花时的寂寞情怀。

"经年寂寞。已负花前约。"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沉郁的情绪,时间久远而又无声无息,似乎曾有对美好花景的承诺,但如今却只能独自一人面对这寂静。

"忽向红梅侧畔,开点雪、有人觉。" 这里“忽向”表达了诗人心中的一种突发情感转换,从沉默到发现,再到欣喜,这个过程中,“红梅侧畔”的画面生动传神,让人不禁想象那鲜艳而孤独的美丽。

"不开何似莫。百梢才一萼。" 这两句更深化了对“寂寞”情感的描绘,红梅虽美,却也仅有一朵开放,这种局部之美更衬托出周围环境的冷清。

"却问寿阳宫额,两三蕊、怎能著。" 最后这两句则是诗人心中对未来某个希望或者愿景的一种探询,通过“寿阳宫额”这个具体场所,诗人似乎在询问那些微不足道的花蕊,又如何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

整首诗以红梅为主体,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将诗人的孤独与自然景物结合,表达了深邃而又细腻的情感。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霜天晓角(其三)和中斋九日

骑台千骑。有菊知何世。

想见登高无处,淮以北、是平地。老来无复味。

老来无复泪。多谢白衣迢递,吾病矣、不能醉。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醉亭楼

平生性格,随分好些春色。沉醉恋花陌。

虽然年老心未老,满头花压巾帽侧。

鬓如霜,须似雪,自嗟恻。

几个相知劝我染,几个相知劝我摘。染摘有何益。

当初怕成短命鬼,如今已过中年客。

且留些,妆晚景,尽教白。

形式:

曼殊自日本寄画,作风絮美人,题为“调筝人绘”,命之曰“春愁”,赋此答之

东海遗书久未裁,殷勤缄札几回开。

三年为别兼春暮,一纸将愁与画来。

入世蛾眉宜众妒,向人风絮有沉哀。

怜君未解幽忧疾,讵为调筝又怨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仙都山

古帝此登仙,霓旌不复还。

孤标苍岭外,屹立紫烟间。

上下形端柱,周回影转环。

根疑连海峤,顶欲突天关。

莲出湖心迥,苔漫辙迹斑。

傍存鍊丹釜,低瞰步虚山。

猿狖何能到,鸾凰自可攀。

画矜名手眇,吟怯钜题艰。

雁荡非灵异,兰岩鄙宴闲。

缙云游览处,胜概甲人寰。

形式: 排律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