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古题序.田野狐兔行

种豆耘锄,种禾沟圳。禾苗豆甲,狐榾兔剪。

割鹄喂鹰,烹麟啖犬。鹰怕兔毫,犬被狐引。

狐兔相须,鹰犬相尽。日暗天寒,禾稀豆损。

鹰犬就烹,狐兔俱哂。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耕与自然生态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

开篇“种豆耘锄,种禾沟圳”两句,以平实的笔触写出了农业劳作的情景,展示了农民对土地的精心培育。紧接着,“禾苗豆甲,狐榾兔剪”则引入了自然界中动物的活动,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生态系统中的多样性。

下片“割鹄喂鹰,烹麟啖犬。鹰怕兔毫,犬被狐引”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通过鹰、犬、狐、兔之间的相互作用,隐喻出自然界中的生存竞争和食物链关系,同时也暗示着弱肉强食的现实。

最后,“狐兔相须,鹰犬相尽。日暗天寒,禾稀豆损”两句,通过对狐、兔、鹰、犬之间依存关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环境变化(“日暗天寒”)和农作物受损(“禾稀豆损”)的情景,展现了生态平衡的脆弱性和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田野中狐兔、鹰犬等动物的活动,以及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复杂关系。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乐府古题序.君莫非

鸟不解走,兽不解飞。两不相解,那得相讥。

犬不饮露,蝉不啖肥。以蝉易犬,蝉死犬饥。

燕在梁栋,鼠在阶基。各自窠窟,人不能移。

妇好针缕,夫读书诗。男翁女嫁,卒不相知。

惧聋摘耳,效痛嚬眉。我不非尔,尔无我非。

形式: 乐府曲辞

红芍药

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

繁丝蹙金蕊,高燄当炉火。

剪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

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

受露色低迷,向人娇婀娜。

酡颜醉后泣,小女妆成坐。

艳艳锦不如,夭夭桃未可。

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结植本为谁,赏心期在我。

采之谅多思,幽赠何由果。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思归乐

山中思归乐,尽作思归鸣。

尔是此山鸟,安得失乡名。

应缘此山路,自古离人征。

阴愁感和气,俾尔从此生。

我虽失乡去,我无失乡情。

惨舒在方寸,宠辱将何惊。

浮生居大块,寻丈可寄形。

身安即形乐,岂独乐咸京。

命者道之本,死者天之平。

安问远与近,何言殇与彭。

君看赵工部,八十支体轻。

交州二十载,一到长安城。

长安不须臾,复作交州行。

交州又累岁,移镇广与荆。

归朝新天子,济济为上卿。

肌肤无瘴色,饮食康且宁。

长安一昼夜,死者如霣星。

丧车四门出,何关炎瘴萦。

况我三十二,百年未半程。

江陵道涂近,楚俗云水清。

遐想玉泉寺,久闻岘山亭。

此去尽绵历,岂无心赏并。

红餐日充腹,碧涧朝析酲。

开门待宾客,寄书安弟兄。

闲穷四声韵,闷阅九部经。

身外皆委顺,眼前随所营。

此意久已定,谁能求苟荣。

所以官甚小,不畏权势倾。

倾心岂不易,巧诈神之刑。

万物有本性,况复人性灵。

金埋无土色,玉坠无瓦声。

剑折有寸利,镜破有片明。

我可俘为囚,我可刃为兵。

我心终不死,金石贯以诚。

此诚患不至,诚至道亦亨。

微哉满山鸟,叫噪何足听。

形式: 古风

上西陵留别

□忧去国三千里,遥指江南一道云。

形式: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