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昨朝交末伏,今日立新秋。
故是凉犹未,终须热渐休。
酒醒兴午夜,月上倚西楼。
暍死端能免,江天问去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末秋初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昨天和今天的气候变化,抒发了对酷热天气渐渐消退、凉爽气息逐渐到来的期待之情。首句“昨朝交末伏,今日立新秋”表明夏季即将过去,而秋天即将到来,这里的“末伏”指的是夏日的最后酷热,而“立新秋”则预示着秋意初显。
紧接着,“故是凉犹未,终须热渐休”进一步强调了对凉爽气候的期待,同时承认目前尚未完全摆脱酷热。这里的“故是”表明因果关系,即因为夏天还没有完全过去,所以凉意还未完全到来;而“终须热渐休”则意味着即使现在还是炎热,终究会走向结束。
接下来的“酒醒午夜,月上倚西楼”描绘了诗人在一个酷热的夏夜中,饮酒至深夜酒醒时分,才感受到一些凉意,而这时的月亮已经升高,映照着西侧的楼阁。这不仅是对环境的细腻刻画,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体验。
最后,“暍死端能免,江天问去舟”则表达了一种解脱和逃离的愿望。暑热难当之时,若能免于一死,便是幸事;而“江天问去舟”则是在询问是否有船只可以带他离开这炙热的地球,寻找清凉或更适宜居住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气候的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夏日酷热的不适与秋意到来的期待,以及在炎热环境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梧桐楼外雨萧萧,客里迁居意不聊。
净土偶邻罗汉洞,閒人肯羡侍郎桥。
蠹鱼书少家何窘,行李船轻路匪遥。
此□十翁肯相送,典钱沽酒了今朝。
谁遣青天变漏天,人閒无复有平田。
女娲鍊石端何物,子产禜龙未必然。
死徙衔冤终不雪,生存忍饿更堪怜。
腐儒自笑穷今极,旬月曾无一醉眠。
甘雨作丰年,尤宜近伏天。
水无过大海,旱不救良田。
六月茅檐滴,千村饭灶烟。
山城秋意早,新粒市香籼。
昨夕星初见,兹晨雾亦披。
徯闻平贼报,先赋喜晴诗。
□□犹如旧,新蝉未觉迟。
皇天已悔祸,小丑复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