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四赴夏县

九霄特立红鸾姿,万仞孤生玉树枝。

刘侯致身能若此,天骨自然多叹美。

声名播扬二十年,足下长途几千里。

举世皆亲丞相阁,我心独爱伊川水。

脱略势利犹埃尘,啸傲时人而已矣。

新诗数岁即文雄,上书昔召蓬莱宫。

明主拜官麒麟阁,光车骏马看玉童。

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

扶南甘蔗甜如蜜,杂以荔枝龙州橘。

赤县繁词满剧曹,白云孤峰晖永日。

朝持手板望飞鸟,暮诵楞伽对空室。

一朝出宰汾河间,明府下车人吏闲。

端坐讼庭更无事,开门咫尺巫咸山。

男耕女织蒙惠化,麦熟雉鸣长秋稼。

明年九府议功时,五辟三徵当在兹。

闻道桐乡有遗老,邑中还欲置生祠。

形式: 古风

翻译

九霄之上红鸾独立,万丈高峰玉枝孤独生长。
刘侯的品性能如此超凡,天生的骨格自然让人赞叹。
他的名声流传二十年,足迹遍布千里之地。
世间众人亲近丞相府,我心中独爱伊川流水。
他不拘泥于权势,如同尘埃中的自由者,笑傲世人。
数年间的新诗已成文豪,他曾被召入蓬莱仙宫。
明主授予他麒麟阁的官职,乘坐华贵的车马,侍从如玉童。
高人来往于庐山之远,隐士则往来于张长公的隐居地。
扶南的甘蔗甜如蜜,还有荔枝和龙州的橘子相伴。
京城政务繁忙,唯有白云下的孤峰永远照耀。
早晚手持书卷,仰望飞鸟,静对空屋诵读经书。
一日为汾河间的官员,下车后百姓安宁无事。
坐在公堂上无事可做,开门即见巫咸山近在咫尺。
男女耕织受恩惠教化,麦熟季节雉鸟欢鸣,秋收正忙。
待到明年议功之时,他必被多次征召。
听说桐乡有位遗老,当地甚至想为他建生祠以示敬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刘四赴任夏县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品性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赞美之情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

"九霄特立红鸾姿,万仞孤生玉树枝。" 这两句以高峻的山峰比喻刘四的品格和气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评价。

"刘侯致身能若此,天骨自然多叹美。" 这两句进一步肯定了刘四的修养和天赋之美,是自然界中难得的杰出人才。

接下来的几句则讲述了刘四的声名、旅程以及他与世人不同的选择。"举世皆亲丞相阁,我心独爱伊川水。脱略势利犹埃尘,啸傲时人而已矣。"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个人情感和价值观,偏好自然清净的伊川水,而不是追求权力和物质利益。

随后,诗人提及自己与刘四共同的经历和志向,如"新诗数岁即文雄,上书昔召蓬莱宫。明主拜官麒麟阁,光车骏马看玉童。" 这些句子显示了他们都曾有过辉煌的文学成就和政治理想。

接下来几句描绘了刘四赴任的旅途情景,以及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如"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扶南甘蔗甜如蜜,杂以荔枝龙州橘。赤县繁词满剧曹,白云孤峰晖永日。"

最后,诗人转而描述了刘四赴任后可能面临的官场生活,以及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憧憬,如"朝持手板望飞鸟,暮诵楞伽对空室。一朝出宰汾河间,明府下车人吏闲。端坐讼庭更无事,开门咫尺巫咸山。男耕女织蒙惠化,麦熟雉鸣长秋稼。"

整首诗以流畅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刘四赴任这一事件与个人情感、自然美景以及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125)

李颀(唐)

成就

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经历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

  • 籍贯: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
  • 生卒年:690-751

相关古诗词

送刘昱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形式: 古风

送陈章甫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形式: 古风

送郝判官

楚城木叶落,夏口青山遍。

鸿雁向南时,君乘使者传。

枫林带水驿,夜火明山县。

千里送行人,蔡州如眼见。

江连清汉东逶迤,遥望荆云相蔽亏。

应问襄阳旧风俗,为余骑马习家池。

形式: 古风

送崔侍御赴京

绿槐荫长路,骏马垂青丝。

柱史谒承明,翩翩将有期。

千官大朝日,奏事临赤墀。

肃肃仪仗里,风生鹰隼姿。

一从登甲科,三拜皆宪司。

按俗又如此,为郎何太迟。

送君暮春月,花落城南陲。

惜别醉芳草,前山劳梦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