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运管安人孙氏

舅家如母在,恸哭泪沾襟。

平日经声断,兹晨佛力深。

墓庐犹手构,梱则是夫箴。

山上半慈竹,从知契夙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舅舅就像母亲一样在世,我悲痛哭泣泪水湿透衣襟。
平时听不到诵经声,今日佛力却格外深沉。
墓地的小屋还是亲手搭建,箱子里的物品寄托着丈夫的遗训。
山上的竹林一半是慈竹,这正符合我早年的愿望和心意。

注释

舅家:指舅舅家。
如母:如同母亲一般。
恸哭:极度悲伤的哭泣。
沾襟:泪水打湿了衣襟。
经声:诵经的声音。
兹晨:今日早晨。
佛力:佛教的力量或影响。
深:强烈,深刻。
墓庐:墓地边的小屋。
犹:仍然,还。
手构:亲手建造。
梱则:箱子里的东西。
夫箴:丈夫的遗言或教诲。
山上:山中。
慈竹:象征慈悲的竹子。
契:符合,契合。
夙心:早年的心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嵎悼念其舅家丧事中去世的孙氏安人的挽诗。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痛和怀念之情。首句“舅家如母在”比喻孙氏如同母亲般慈爱,失去她如同丧母般的悲痛;“恸哭泪沾襟”直接描绘了诗人悲痛欲绝的情感。接着,“平日经声断,兹晨佛力深”暗示孙氏生前信佛,她的离世让诵经的声音中断,但佛法的力量在此刻显得尤为深沉,寄托了诗人对亡者的超度之愿。

“墓庐犹手构,梱则是夫箴”回忆孙氏生前亲手建造的墓庐,以及她对家庭的细心照料,如同丈夫的教诲一般,体现了她的贤良与勤劳。最后两句“山上半慈竹,从知契夙心”以山上生长的慈竹寓言孙氏的品性,竹子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和高洁,表达诗人对她高尚人格的赞美,以及他们之间早有默契的心灵契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节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敬仰。

收录诗词(270)

薛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旅中秋夜

车马日西东,阮生途自穷。

三年辞旧国,今日又秋风。

边雁凄凉过,池花寂寞红。

邦人惯相识,渐觉语音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旅店早起

半醒梦犹在,拥衾无限情。

晓窗灯影淡,山路雪吟清。

岁暮羡归客,囊空兼去程。

故书多废理,惊愧动心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柴门

春风随处好,吟事又相催。

触石云飞去,呼童鹤误来。

杖藜无疾步,花地有香埃。

不许车尘入,柴门只半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病中感兴

风霜岁又除,藜杖步徐徐。

儿辈忧无药,床头喜有书。

背因曝日暖,交为诉贫疏。

天定由人事,不如深闭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