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狂戎侵内地,左辖去萧关。
走马冲边雪,鸣鞞动塞山。
风收枯草定,月满广沙闲。
西绕河兰匝,应多隔岁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出征的壮丽画面,从而寄托了诗人对远去将士的思念与祝愿。
"狂戎侵内地,左辖去萧关。" 这两句开篇即展现战争的紧迫气氛,“狂戎”指的是凶猛的敌军,它们已经深入到了中原之地,而“左辖去萧关”则表明将领左丞相继而出征,前往边疆的重要关隘。
"走马冲边雪,鸣鞞动塞山。"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景象,“走马冲边雪”形象地展示了战争中兵马奔驰的情景,而“鸣鞞动塞山”则传达出马匹在严寒的塞外奔跑时所发出的响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风收枯草定,月满广沙闲。" 这两句诗转而描写了一种静谧、冷清的边塞夜景,“风收枯草定”表明狂风过后,干枯的野草终于得到了片刻的宁静,而“月满广沙闲”则是对一个广阔沙漠中明亮月光下的和平场面的美好描绘。
"西绕河兰匝,应多隔岁还。" 最后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于将士长久离别的忧伤,“西绕河兰匝”形容边塞之地的蜿蜒江河,而“应多隔岁还”则表达了对将军归来的期待,希望能够在不久的将来与他们相见。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边塞生活及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反映出唐代边塞诗特有的风格。
不详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西去安夷落,乘轺从节行。
彤庭传圣旨,异城化戎情。
瘴路穷巴徼,蛮川过峤城。
地偏风自杂,天漏月稀明。
危栈连空动,长江到底清。
笑宜防狒狒,言好听猩猩。
抚论如敦行,归情自合盟。
回期佩印绶,何更见新正。
殊立本不偶,非唯今所难。
无门闲共老,尽日泣相看。
鸟畏闻鶗鴂,花惭背牡丹。
何人知此计,复议出长安。
四面波涛匝,中楼日月邻。
上穷如出世,下瞷忽惊神。
刹碍长空鸟,船通外国人。
房房皆叠石,风扫永无尘。
南楚西秦远,名迟别岁深。
欲归难遂去,闲忆自成吟。
雷电闲倾雨,猿猱斗堕林。
眠云机尚在,未忍负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