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精脍

上饶灵山无它灵,空山满腹著水精。

炯然非石亦非玉,乃是阴崖绝壑千秋万岁之坚冰。

只知灵山有爽气,谁知水精有奇味。

诗人新试餐玉方,解遣坚凝作松脆。

银刀细下雪缕飞,金盘饤出琼瑶堆。

齿牙著处霜霰响,殽鲭厌后胸襟开。

尊前欢伯来督战,坐上嘉宾欲惊散。

胸中自有水精宫,不怕醉乡无畔岸。

形式: 古风

翻译

上饶的灵山并没有别的神奇,只是空山之中充满了水晶般的水精。
它并非石头也不是玉石,而是千年万载阴暗崖壁深谷中的坚硬冰块。
人们只知道灵山有清新的气息,却不知水精还有独特的味道。
诗人尝试了新的食玉方法,将坚硬的冰块变得像松脆的食品。
银刀切割时,冰屑如雪花般飞舞,金盘盛放的是如琼瑶般的晶莹堆积。
品尝时,牙齿触碰冰晶发出清脆声响,吃过之后,胸襟开阔。
宴会上的主人热情监督,座上宾客惊讶不已。
诗人心中有水晶宫殿,即使在醉乡也不怕没有边际。

注释

灵山:指上饶的灵山,可能具有某种神秘或传说色彩。
水精:这里指水晶或者冰晶,可能象征纯净或珍贵。
阴崖绝壑:阴暗的悬崖和深谷,形容环境险峻。
餐玉方:古人认为吃玉有益健康,此处可能指食用冰晶的方法。
银刀:比喻精细的切割工具。
琼瑶堆:形容冰晶的美丽,如琼瑶般晶莹剔透。
胸襟:指心情、胸怀。
欢伯:宴会上的主人,或指快乐的酒友。
醉乡:借指饮酒后的迷醉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灵山之中,清幽绝俗的景象。开篇即以“上饶灵山无它灵”勾勒出灵山独特的神韵,而后“空山满腹著水精”则将这一神韵具体化为灵山中的清泉,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诗人通过“炯然非石亦非玉,乃是阴崖绝壑千秋万岁之坚冰”一句,不仅形容了这种水精的纯净,而且还强调了它与常物的不同,是时间长河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存在。

接着,“只知灵山有爽气,谁知水精有奇味”诗人表达了对这种水精特有的美好和独特滋味的赞赏。紧随其后,“诗人新试餐玉方,解遣坚凝作松脆”则展示了诗人对这种神秘物质进行品尝和感受的过程。

在“银刀细下雪缕飞,金盘饥出琼瑶堆”中,诗人用精致的笔触描绘了食用的情景,不仅强化了水精之美,而且也透露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齿牙著处霜霰响,殽鲭厌后胸襟开”则通过细腻的感官描述,展现了食用后的满足与愉悦。最后,“尊前欢伯来督战,坐上嘉宾欲惊散”和“胸中自有水精宫,不怕醉乡无畔岸”两句,则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热闹气氛,以及诗人心中对这种美好事物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灵山之景,水精之奇,以及宴席之乐,构建出一幅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画面。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牛尾狸

狐公韵胜冰玉肌,字则未闻名季狸。

误随齐相燧牛尾,策勋封作糟丘子。

子孙世世袭膏粱,黄雀子鱼鸿雁行。

先生试与季狸语,有味其言须听取。

形式: 古风

见张定叟

蜀士冠朝士,最谈苏与张。

少公今是似,相国未应亡。

黄阁如寒素,青春已老苍。

新功知更进,馀事出文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见澹庵胡先生舍人

澹翁家近醉翁家,二老风流莫等差。

黄帽朱耶饱烟雨,白头紫禁判莺花。

补天老手何须石,行地新堤早著沙。

三岁别公千里见,端能解榻瀹春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长句寄周舍人子充

省斋先生太高寒,肯将好官博好山。

又告君王觅闲散,要读短檠三万卷。

州家新画瑞雾图,渠莫错认何关渠。

青原两公复双起,山川出云不在此。

自怜无地寄病身,四海知己非无人。

老穷只是诗自误,春色撩人又成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