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一)丙申中秋,两道人出示四十年前濯缨楼赏月水调。臞仙和,意已尽,明日又续之

此夕酹江月,犹记濯缨秋。

濯缨又去如水,安得主人留。

旧日登楼长笑,此日新亭对泣,秃鬓冷飕飕。

木落下极浦,渔唱发中洲。芙蓉阙,鸳鸯阁,凤凰楼。

夜深白露纷下,谁见湿萤流。

自有此生有客,但恨有鱼无酒,不了一生浮。

重省看潮去,今夕是杭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之夜对月怀旧的场景。"酹江月"指的是江上的明月,诗人通过这轮明月回忆起往年濯缨时的欢乐时光。濯缨是古代一种装饰品,也常用来比喻友情和岁月的流逝。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朋友离别的无奈。

"旧日登楼长笑,此日新亭对泣"两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情景,表达了时间易逝、情谊难留的感慨。"秃鬓冷飕飕"则是形容诗人现在的落寞和孤独。

接下来的几句,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木落下极浦,渔唱发中洲"中的"木落"可能指的是树叶落下,而"渔唱"则是渔夫的歌声,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江边的宁静夜色。

"芙蓉阙,鸳鸯阁,凤凰楼"一系列建筑物的点缀,则使诗人心中的旧梦和往事更加鲜活。"夜深白露纷下,谁见湿萤流"描绘了夜晚露水滴落,以及萤火虫在空中飞舞的情景,这些自然元素增添了一份凄清与寂寞。

最后两句"自有此生有客,但恨有鱼无酒,不了一生浮。重省看潮去,今夕是杭州"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中的旅伴的珍视,同时也表露了对生活中缺乏美好事物的遗憾,以及对于流年不留、壮志未酬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和江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深切怀念,对友情与岁月易逝的无奈,以及在寂寞中寻找慰藉的心境。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六)自龙眠李氏夜过臞山康氏,走笔和其家灯障水调,迫暮始归

不成三五夜,不放霎时晴。

长街灯火三两,到此眼方明。

把似每时庭院,传说个般障子,无路与君行。

推手复却手,都付断肠声。漏通晓,灯收市,人下棚。

中山铁马何似,遗恨杳难平。

一落掺挝声愤,再见大晟舞罢,乐事总伤情。

便有尘随马,也任雨霖铃。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十九)和马观复石头渡寄韵

明月隔千里,风动帐纹开。

故人锦字如梦,梦转雁初来。

倚遍西山朝爽,行过石头旧渡,久别忽经怀。

不得与之语,日夕独持杯。调绿水,歌白雪,有心哉。

也知尻高啄俯,无计脱尘埃。

狗尾貂蝉满座,贝带鵔鸃弄粉,一舆一臣台。

岁晚不如愿,谁更忿灰堆。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十八)

我有此客否,难作主人翁。

小年自不相似,偶与大年同。

见说东厢诸少,正拥家君胜会,二八舞歌钟。

亦欲得公重,公在画堂中。笑青蒿,真小草,倚长松。

典衣欲作汤饼,家酿愧瓶空。

公有潭州百斛,公有秫田二顷,贺客万钱通。

小大不相似,但可似公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七)中秋口占

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

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几时留。

何处胡笳三弄,尚有南楼馀兴,风起木飕飕。

白石四山立,玉露下平洲。醉青州,歌赤壁,赋黄楼。

人间安得十客,谭笑发中流。

看取横江皓彩,犹似沈河白璧,光气彻天浮。

举首快哉去,灯火见神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