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病还园示亲属诗

疲策倦人世,敛性就幽蓬。

停琴伫凉月,灭烛听归鸿。

凉薰乘暮晰,秋华临夜空。

叶低知露密,崖断识云重。

折荷葺寒袂,开镜眄衰容。

海暮腾清气,河关秘栖冲。

烟衡时未歇,芝兰去相从。

形式: 古风

翻译

厌倦了世俗的奔波,我收敛心性趋向幽静的居所。
停下弹琴静赏秋月,熄灭烛光聆听远飞的大雁。
微凉的香气随着黄昏清晰,秋日的花朵在夜晚的天空下绽放。
叶子低垂知露水浓密,山崖断裂处可见云层厚重。
折下荷花修补寒衣的袖子,打开镜子端详自己衰老的容颜。
海边夜晚升腾起清澈的气息,边关隐秘之处藏匿着隐居的高人。
烟雾缭绕时刻不曾停歇,我将与芝兰之友一同离去。

注释

疲策:疲惫的旅途。
倦人世:厌倦尘世生活。
敛性:收敛心性。
幽蓬:幽静的住所。
停琴:停止弹琴。
凉月:清冷的月亮。
灭烛:熄灭蜡烛。
归鸿:归来的鸿雁,比喻远方的信使或游子。
凉薰:微凉的香气。
暮晰:黄昏时分变得清晰。
秋华:秋天的花朵。
夜空:夜晚的天空。
叶低:叶子低垂。
露密:露水浓密。
崖断:山崖断裂。
云重:云层厚重。
折荷:折下荷花。
葺寒袂:修补寒衣的袖子。
开镜:打开镜子。
眄衰容:端详衰老的面容。
海暮:海边的傍晚。
腾清气:升腾起清澈的气息。
河关:边关地带。
秘栖冲:隐秘而清高的居所。
烟衡:烟雾缭绕的景象。
未歇:不曾停歇。
芝兰:比喻德行高洁的朋友。
去相从:决定一同离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归隐田园的意境。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疲惫和厌弃,选择了归隐山林,以自然为伴。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淡远。

"疲策倦人世,敛性就幽蓬"两句,直接点出诗人的心境,表达了对喧嚣红尘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停琴伫凉月,灭烛听归鸿"表现了诗人夜晚独处的情景,停下手中的琴瑟,凝视着清冷的月光,即使熄灭了灯烛,也能听到远处大雁的叫声,这些细节都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

"凉薰乘暮晰,秋华临夜空"写的是晚风中带着凉意,秋天的花香随着夜色降临在空气之中,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接着的"叶低知露密,崖断识云重"则是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小事,如叶子因露水而下垂,山崖因云雾而显得遥远,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折荷葺寒袂,开镜眄衰容"这两句则转向个人内心世界的描写。折下荷叶来取暖,面对镜子却看到了岁月带来的沧桑,这是诗人内心独白的一刻,也是全诗情感的高潮。

最后"海暮腾清气,河关秘栖冲。烟衡时未歇,芝兰去相从"几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融合和精神的超脱。海边的清气、河流深处的安宁,以及那不断飘动的香气,都成为诗人心灵寄托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超脱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趣的佳作。

收录诗词(174)

谢朓(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字:玄晖
  • 籍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 生卒年:464~499年

相关古诗词

铜雀悲

落日高城上,馀光入穗帷。

寂寂深松晚,宁知琴瑟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隋王鼓吹曲十首(其四)入朝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隋王鼓吹曲十首(其七)从戎曲

选旅辞轘辕,弭节赴河源。

日起霜戈照,风回连骑翻。

红尘朝夜合,黄沙万里昏。

寥戾清笳转,萧条边马烦。

自勉辍耕愿,征役去何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隋王鼓吹曲十首(其一)元会曲

二仪启昌历,三阳应庆期。

圭贽纷成序,鞮译憬来思。

分阶赩组练,充庭罗翠旗。

觞流白日下,吹溢景云滋。

天仪穆藻殿,万宇寿皇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