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迢迢觅道,与道背驰。归而求之,自有馀师。
朋友切切,兄弟怡怡。大心体物,敬以自持。
实有诸已,信予匪欺。
这首诗《别友》由明代诗人邹元标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首句“迢迢觅道,与道背驰”描绘了在寻找人生道路时的艰难与迷茫,与正确的道路背道而驰,暗示了人生的探索与选择不易。接着,“归而求之,自有馀师”则给出了方向,即回归本心,自然会找到更多的指引和支持,强调了内心的力量与自我发现的重要性。
“朋友切切,兄弟怡怡”两句,描绘了友情与亲情的美好,朋友间的关切与兄弟间的和睦,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与支持。
“大心体物,敬以自持”则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修养与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只有心怀大爱,才能真正理解万物,保持敬畏之心,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和谐。
最后,“实有诸已,信予匪欺”强调了诚信与真实的重要性,只有将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真诚与道德的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探讨了人生道路的选择、内心修养、人际关系以及诚信道德等多个方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智慧思考。
不详
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父母生我,耳聪目明。能思能索,手持足行。
至道难闻,宁虚此生。乘时勉学,敢告同盟。
先立其大,在识本心。时时默识,海里寻针。
把柄在手,点铁为金。有鹤在林,遗我好音。
大明中天,千载一时。无参意见,无涉支离。
卓彼先觉,示我良规。上帝临汝,心实严师。
英贤济济,聚首一堂。商搉疑义,剖晰毫芒。
凤毛麟趾,规圆矩方。日新月盛,笃实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