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行送王汝璧太守述职西还

朔州城头塞云结,朔州城下沙如雪。

赫连古戍白草枯,一路角声吹不歇。

居民半是防秋兵,十里五里屯军营。

偏师夜坐烽火息,飞挽小儿歌太平。

王郎家世本灵武,明目张髯气如虎。

羽林骄将不敢欺,碛里人耕好田土。

穷州十年多苦辛,奉檄东来觐紫宸。

长官知名圣君喜,边吏有才能几人。

遥遥朔州城,劝子一卮酒,马蹄明朝向山后。

女墙孤月重相思,定倚危楼望南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朔州行送王汝璧太守述职西还》描绘了朔州边塞的景象和对王汝璧太守的离别之情。首句“朔州城头塞云结,朔州城下沙如雪”,以壮丽的自然景色开篇,展现了边关的荒凉与严寒。接着,“赫连古戍白草枯,一路角声吹不歇”渲染出边疆的肃杀气氛,角声不断,暗示战事未息。

诗中提到“居民半是防秋兵,十里五里屯军营”,揭示了当地军事化的社会状态,而“偏师夜坐烽火息,飞挽小儿歌太平”则反映出尽管战事紧张,但百姓仍渴望和平,儿童无忧无虑地歌唱。

对王汝璧太守的描述,“王郎家世本灵武,明目张髯气如虎”,赞美了他的家族背景和个人气质,暗示他有能力和威望。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祝福,“穷州十年多苦辛,奉檄东来觐紫宸”,赞扬他在艰苦环境中为官的付出,以及他此次述职的荣耀。

最后,诗人以“遥遥朔州城,劝子一卮酒,马蹄明朝向山后”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祝愿他在新的任期内平安顺利,同时“女墙孤月重相思,定倚危楼望南斗”寄寓了深深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边塞风情的描绘,又有对人物的赞美和离别的感伤,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2541)

程敏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安城彭学士山水图

何人结屋青山里,终日开窗见山喜。

近峰错落走檐牙,远岫蜿蜒插天嘴。

澄江一道山前过,短棹平分浪痕破。

船头水气绿侵衣,载酒高人面山坐。

石泉下冲沙渚浑,桑榆接地成深村。

柴扉欲扣不可到,或有细路通云根。

竹鹤老人名画手,半幅生绡大于斗。

水分山断意无穷,目送飞鸿度江口。

安城先生尘虑脱,南望乡人楚天阔。

高堂永日对山歌,肃肃凉风起蘋末。

形式: 古风

傅家面食行

傅家面食天下工,制法来自东山东。

美如甘酥色莹雪,一块入口心神融。

旁人未许窥炙釜,素手每自开蒸笼。

侯鲭尚食固多品,此味或恐无专功。

并洛人家亦精办,敛手未敢来争雄。

主人官属司徒公,好客往往尊罍同。

我虽北人本南产,饥肠不受饼饵充。

惟到君家不须劝,大嚼颇惧冰盘空。

膝前新生两小童,大者已解呼乃翁。

愿君饤饾常加丰,待我醉携双袖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涿州道中录野人语

我行范阳道,水次遇老叟。

时当孟冬尽,破褐露两肘。

邂逅一咨诹,向我再三剖。

哭言水为沴,天意苦难究。

今年六月间,一日夜当丑。

山水从西来,声若万雷吼。

水头高十丈,没我堤上柳。

手指官路旁,瓦砾半榛莽。

昔有十数家,青帘市村酒。

人物与屋庐,平明荡无有。

水面沈沈来,忽见铁枢牖。

数日得传闻,水蚀紫荆口。

老稚随波流,积尸比山阜。

远近皆汤汤,昏垫弗可救。

如此数月馀,乃可辨疆亩。

下田尽沮洳,高田剩稂莠。

农家一岁计,不复望升斗。

官府当秋来,催租不容后。

嗟嗟下小民,命在令与守。

更有观风使,仰若大父母。

见此如不闻,恐或坐其咎。

我民千馀人,血首当道叩。

始获免三分,有若释重负。

奈何急馀徵,日日事鞭殴。

夫征又百出,一一尽豪取。

悲哉一村中,窜者已八九。

老夫家无妻,一儿并一妇。

两孙方提携,尽可慰衰朽。

岂期天不吊,一旦遂穷疚。

一儿水中没,一妇嫁邻某。

两孙鬻他人,偿官尚难勾。

老身自执役,有气孰敢抖。

反羡死者安,苦恨生多寿。

诏书开赈济,奉者有贤否。

终为吏所欺,此食亦难就。

与其馁填壑,不若举身走。

一饱死即休,宁复念丘首。

呼天一何高,呼地一何厚。

我闻老叟言,垂涕者良久。

恭惟天子圣,化泽被寰囿。

声色弗自御,游畋敢谁诱。

稼穑深所知,真如古明后。

庶徵岂不谙,一变故非偶。

无乃诸皋夔,此责当敬受。

谁谓斯民痛,不可事焫灸。

我亦食人禄,深惭结朱绶。

岂无致泽心,无地可藉手。

立马野踟蹰,悲风动林薮。

形式: 古风

过石门桥铺

道上人稀日出迟,弊裘风起不胜吹。

马行冰地如临镜,鸦啄霜田似阅棋。

野寺饭时钟隐隐,谁家耕处冢累累。

晨门一去无消息,伫立河梁有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