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驾霄亭观月

诗眼看青天,几多虚旷。雨过凉生气萧爽。

白云无定,吹散作、鳞鳞琼浪。尚馀星数点,浮空上。

明月飞来,寒光磨荡。彷佛轮间桂枝长。

倚风归去,纵长啸、一声悠飏。响摇山岳影,秋悲壮。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夜晚景象,诗人在霄亭中观赏明月,心中充满了对皇恩的感激之情。开篇“诗眼看青天,几多虚旷”直接展现了作者仰望苍穹之时所感受到的无限广阔和深远,接着“雨过凉生气萧爽”则是写出了夜晚的清新气息,这种生机与先前的空旷形成鲜明对比。

白云在诗人眼中变得不再稳定,而是被风吹散,化作轻盈细碎的琼玉波浪。这既形象了自然景观,也暗示着作者内心的某种变化或是不确定性。星辰如点点繁星,悬浮于空中,为夜色增添了一份神秘。

“明月飞来,寒光磨荡”则是对月亮的描写,使人联想到那些古代诗人常说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意境。月亮在这里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承载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接下来的“彷佛轮间桂枝长”则是对桂花的描绘,桂花在中国文化中常与高洁、清香联系在一起,这里既可能指实物,也可能隐喻着诗人的情操或某种追求。而诗人最终选择了“倚风归去,纵长啸、一声悠飏”结束这次观月之旅,那种飘逸的啸声似乎是对自由和超脱的一种向往。

最后,“响摇山岳影,秋悲壮”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时所感受到的那份沉郁悲壮之情。这里的“秋悲”可能源于自然景象,也可能是作者内心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留恋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星辰、云彩、桂花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贺项平甫起复知鄂渚

公为时生,才真是、禁中颇牧。

擎天手、十年犹在,未应藏缩。

说项无人堪叹息,瞻韩有意因恢复。

用真儒、同建太平功,心相属。忠与孝,荣和辱。

武昌柳,南湖竹。一箪瓢非欠,万钟非足。

知命何曾怀喜愠,轻身岂为干名禄。

看可汗、生缚洗烟尘,机神速。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小圃玉照堂赏梅呈洪景卢内翰

玉照梅开,三百树、香云同色。

光摇动、一川银浪,九霄珂月。

幸遇勋华时世好,欢娱况是张灯夕。

更不邀、名胜赏东风,真堪惜。盘诰手,春秋笔。

今内相,斯文伯。肯閒纡轩盖,远过泉石。

奇事人生能几见,清樽花畔须教侧。

到凤池、却欲醉鸥边,应难得。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庭芳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

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

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

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

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

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

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侵]韵

瑞鹤仙.壬子年灯夕

喜浓寒乍退。风共日已作,深春天气。轻车载歌吹。

选名坊闲玩,落梅浓李。无端雨细。

动清愁、聊成浅醉。

怅年时、携手同来,笑里绣帘斜倚。佳节匆匆又至。

抚事惊心,忍堪重记。阑情倦意。行不是,坐不是。

闷归来已早,游人回尽,灯暗重门欲闭。

念欢娱、最是今宵,怎知恁地。

形式: 词牌: 瑞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