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小圃玉照堂赏梅呈洪景卢内翰

玉照梅开,三百树、香云同色。

光摇动、一川银浪,九霄珂月。

幸遇勋华时世好,欢娱况是张灯夕。

更不邀、名胜赏东风,真堪惜。盘诰手,春秋笔。

今内相,斯文伯。肯閒纡轩盖,远过泉石。

奇事人生能几见,清樽花畔须教侧。

到凤池、却欲醉鸥边,应难得。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镃的作品,名为《满江红·小圃玉照堂赏梅呈洪景卢内翰》。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描绘春日赏梅景象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和人生欢乐瞬间的珍惜之情。

首先,“玉照梅开,三百树、香云同色。”这两句以“玉照”为起点,形象地将梅花比作洁白如玉的珍贵物品,而“三百树”则描绘了梅园中众多的梅树,它们在春风中竞相开放,形成一片香气弥漫、云霞般的美丽景色。

接着,“光摇动、一川银浪,九霄珂月。”这里,作者运用“光摇动”来形容阳光在水面上的闪烁,以及波光粼粼如同一条银色的长河流淌,这种描写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而“九霄珂月”则是对夜空中明亮月亮和星辰的美妙比喻,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再看,“幸遇勋华时世好,欢娱况是张灯夕。”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遇到美好时光的喜悦之情。其中“勋华”指的是盛大的节庆,而“张灯夕”则特指元宵佳节,人们挂起彩灯共同庆祝的温馨夜晚。

最后,“更不邀、名胜赏东风,真堪惜。盘诰手,春秋笔。今内相,斯文伯。”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于美景和时光流逝的珍视之情,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自豪。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赏梅图,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人生美好瞬间的感悟和珍惜。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

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

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

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

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

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

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侵]韵

瑞鹤仙.壬子年灯夕

喜浓寒乍退。风共日已作,深春天气。轻车载歌吹。

选名坊闲玩,落梅浓李。无端雨细。

动清愁、聊成浅醉。

怅年时、携手同来,笑里绣帘斜倚。佳节匆匆又至。

抚事惊心,忍堪重记。阑情倦意。行不是,坐不是。

闷归来已早,游人回尽,灯暗重门欲闭。

念欢娱、最是今宵,怎知恁地。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蓦山溪

抚莲吟就,檐葡还曾赋。

相伴更无花,倦炉熏、日长难度。

柔桑叶里,玉碾小芙蕖,生竺国,长闽山,移向玉城住。

池亭竹院,宴坐冰围处。

绿绕百千丛,夜将阑、争开迎露。

煞曾评论,娇媚胜江梅,香称月,韵宜风,消尽人间暑。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虞美人.咏水荭花

妆浓未试芙蓉脸。却扇凉犹浅。粉轻红袅一生娇。

风外细香时伴、湿云飘。双飞属玉来还去。

谁识幽閒趣。莫教疏雨暗黄昏。

已是不禁秋色、怕销魂。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