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二十二)次韵林南金赋愁

抚剑悲歌,纵有杜康,可能解忧。

为修名不立,此身易老,古心自许,与世多尤。

平子诗中,庾生赋里,满目江山无限愁。

关情处,是闻鸡半夜,击楫中流。澹烟衰草连秋。

听鸣鴂声声相应酬。

叹霸才重耳,泥涂在楚,雄心元德,岁月依刘。

梦落莼边,神游菊外,已分他年专一丘。

长安道,且身如王粲,时复登楼。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握剑吟唱悲歌,即使有美酒杜康,也无法消解心中的忧虑。
为了追求名誉却无法树立,身体日渐衰老,我本古朴的心性,与世俗多有冲突。
在班固的诗篇和庾信的辞赋中,满眼都是江山,却充满无尽的愁绪。
最动情的是半夜听到鸡鸣,或是中流击楫的壮志豪情。眼前只有淡烟衰草,秋意连绵。
听见鴂鸟鸣叫,一声接一声,回应着彼此的哀愁。
感叹像重耳那样的英雄,在楚国陷入困境,雄心壮志和高尚品德,随着岁月流逝而依附于刘氏。
梦境落在莼菜边,精神游离于菊花之外,预知未来只能独自守着一方土地。
走在长安道上,我如同王粲一般,时常登上高楼眺望。

注释

抚剑:持剑。
悲歌:悲伤地歌唱。
杜康:古代美酒。
解忧:消除忧愁。
修名:追求名誉。
古心:古朴的心性。
尤:冲突,矛盾。
平子:班固。
庾生:庾信。
击楫中流:在江中划船时击打船桨,表示决心。
鸣鴂:鴂鸟,叫声凄厉,象征愁苦。
霸才:英雄才能。
重耳: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依刘:指依附于刘氏,这里可能指历史变迁。
梦落:梦境中落下。
专一丘:独自守着一块土地。
王粲: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常有登高怀远之感。
登楼:登高望远。

鉴赏

这首宋词《沁园春·其二十二》次韵林南金赋愁,陈人杰所作,以悲歌和酒为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忧虑和感慨。开篇"抚剑悲歌,纵有杜康,可能解忧",诗人以剑舞和美酒象征壮志与无奈,暗示内心的苦闷难以解脱。接着,他感叹自己因追求名誉未果,时光匆匆,心境与世隔阂,"修名不立,此身易老,古心自许,与世多尤"。

诗人引用班固(平子)和庾信(庾生)的典故,表达对江山无限愁绪的共鸣,"平子诗中,庾生赋里,满目江山无限愁"。接下来,他借"闻鸡半夜,击楫中流"的典故,寄托了壮志未酬的不甘和决心。

词的下片转向个人际遇,感叹英雄如重耳困顿于楚地,而自己也面临困境,"叹霸才重耳,泥涂在楚,雄心元德,岁月依刘"。诗人寓言自己在现实中如同王粲流离失意,但仍怀有梦想和超脱,"梦落莼边,神游菊外",期待未来能归隐田园。

最后,诗人以登楼抒怀作结,"长安道,且身如王粲,时复登楼",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在困境中保持高远心境的决心。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作者的才情与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30)

陈人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陈经国,长乐(今福建福州)南宋词人,同时也是宋代词坛上最短命的词人,享年仅26岁。他现存词作31首,全用《沁园春》调,这是两宋词史上罕见的用调方式

  • 字:刚父
  • 号:龟峰
  • 生卒年:1218-1243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五)问杜鹃

为问杜鹃,抵死催归,汝胡不归?似辽东白鹤,尚寻华表;海中玄鸟,犹记乌衣。吴蜀非遥,羽毛自好,合趁东风飞向西。何为者,却身羁荒树,血洒芳枝?

兴亡常事休悲。算人世荣华都几时。看锦江好在,卧龙已矣;玉山无恙,跃马何之。不解自宽,徒然相劝,我辈行藏君岂知?闽山路,待封侯事了,归去非迟。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卜算子(其二)

涧下水声寒,壑底松风静。

时有清香度竹来,步月寻疏影。

往事属东风,试问花应省。

曾是花前把酒人,别梦溪堂冷。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一)

雪后竹枝风,醉梦风吹醒。

瘦立寒阶满地春,淡月梅花影。

门外辘轳寒,晓汲喧金井。

长笛何人更倚楼,玉指风前冷。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三登乐(其一)

南北相逢,重借问、古今齐楚。烛花红、夜阑共语。

怅六朝兴废,但倚空高树。目断帝乡,梦迷雁浦。

故人疏、梅驿断,音书有数。塞鸿归、过来又去。

正春浓,依旧作、天涯行旅。伤心望极,淡烟细雨。

形式: 词牌: 三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