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

琵琶师在九重城,忽得书来喜且惊。

一纸展看非旧谱,四弦翻出是新声。

蕤宾掩抑娇多怨,散水玲珑峭更清。

珠颗泪沾金捍拨,红妆弟子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琵琶演奏者在繁华的都城,忽然收到书信又惊又喜。
展开信纸发现不是旧曲谱,弹奏出的是全新的旋律。
蕤宾音符低回婉转带著娇嗔与哀怨,散水音节玲珑剔透更显清冷。
珍珠般的泪水打湿了金色的拨片,身着盛装的女弟子情感难以承受。

注释

琵琶师:指擅长演奏琵琶的人。
九重城:形容都城的繁华与深邃。
书:这里指信件。
旧谱:以前的曲谱。
新声:新的乐曲或旋律。
蕤宾:古代五音之一,此处指琵琶的一个音调。
掩抑:低回,压抑。
散水:琵琶的一种演奏技巧。
玲珑:精致巧妙。
峭:尖锐,这里形容音色。
金捍拨:琵琶的金属拨片。
红妆弟子:打扮华丽的女性学徒。
不胜情:情感过于强烈,无法承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琵琶师在九重城中,突然收到书信而感到既喜悦又惊讶的情景。诗人通过“一纸展看非旧谱,四弦翻出是新声”表达了对新调子的赞赏和期待,显示出对音乐创新和艺术探索的肯定。

在接下来的两句“蕤宾掩抑娇多怨,散水玲珑峭更清”,诗人运用了蕤宾(一种古代乐曲)的意境,形容新调子的情感深沉而又清脆动听,蕴含着某种难以言说的哀怨之情。

最后两句“珠颗泪沾金捍拨,红妆弟子不胜情”则描绘了琵琶师的弟子在演奏新调子时的情感表达,珠光宝气的指尖轻拂琴弦,流露出真挚的感情,而弟子的表情和神态也充满了无法抑制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情感和技艺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琵琶艺术的深厚理解以及对新调子所引发的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令狐尚书许过弊居先赠长句

不矜轩冕爱林泉,许到池头一醉眠。

已遣平治行药径,兼教扫拂钓鱼船。

应将笔砚随诗主,定有笙歌伴酒仙。

祗候高情无别物,苍苔石笋白花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相顾泫然旋有使来得前月未殁之前数日书及诗寄赠梦得哀吟悲叹寄情于诗诗成示予感而继和

缄题重叠语殷勤,存没交亲自此分。

前月使来犹理命,今朝诗到是遗文。

银钩见晚书无报,玉树埋深哭不闻。

最感一行绝笔字,尚言千万乐天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令狐相公拜尚书后有喜从镇归朝之作刘郎中先和因以继之

车骑新从梁苑回,履声佩响入中台。

凤池望在终重去,龙节功成且纳来。

金勒最宜乘雪出,玉觞何必待花开。

尚书首唱郎中和,不计官资只计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冬至夜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