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陕尉邵国华南归

召棠阴里邵梅仙,守选南归路七千。

辛苦已伤过岭外,别离那忍向花前。

到京店舍逢新火,度越封疆入瘴烟。

相顾与君头尽白,不知后会是何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召棠阴下邵梅仙居住,她踏上漫长的七千里南方归途。
艰辛已使她越过岭南,分别之际怎忍心面对花开的场景。
抵达京城旅舍恰逢新火(清明时节),穿越边疆踏入充满瘴气的地区。
相互对视,我们都已白发苍苍,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见。

注释

召棠阴里:召棠:地名,可能指邵梅仙的居所;阴里:阴凉之地。
邵梅仙:人物名字,可能是诗中女主角。
守选:守选:可能指等待被选拔或任职的机会。
南归:返回南方。
过岭外:越过岭南地区。
别离:离别。
花前:花开的地方,象征美好时光。
京店舍:京城的旅舍。
新火:清明时节的第一次新火(古人以新火示春意)。
封疆:边境地区。
瘴烟:热带雨林中的有毒雾气。
头尽白:头发全白,形容年老。
后会:再次相见。
何年:哪一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所作的《送陕尉邵国华南归》,以送别好友邵国华南归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长途跋涉的艰辛和离别之痛的深深感慨。首句“召棠阴里邵梅仙”描绘了邵国华如仙人般的人物形象,暗示其品性高洁;“守选南归路七千”则写出友人路途遥远,仕途选择的艰辛。

“辛苦已伤过岭外”进一步强调了友人旅途的劳苦,已经越过艰险的山岭;“别离那忍向花前”以花前分别的场景,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气氛,不忍目睹花开而心生离愁。接下来,“到京店舍逢新火”写友人抵达京城时正值新火(春分时节的第一次点火),寓意着新的开始,但同时也暗示了旅程的结束。

“度越封疆入瘴烟”描述友人进入南方边疆地区,环境恶劣,暗含对友人身处险境的担忧;最后两句“相顾与君头尽白,不知后会是何年”,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充满了深深的惜别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语言,展现了送别友人的离愁别绪,以及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送俞极山人归太华

三峰倚太虚,四岳境难如。

云向中方起,人归绝顶居。

道全忘世态,诗必答天书。

不待辞荣去,还应笑二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赵寺簿东归

官满犹如下第贫,轩车迎赖旧田文。

九皋禽畔偏辞我,六出花中独送君。

易把当杯唯俗物,难持赆路是溪云。

孝终且觅甘棠倅,谈笑还图得再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赵侍郎移镇长安

千骑萧萧晓发时,雨先一夜洒长岐。

尽知暂去临鹑野,即看重来向凤池。

函谷乱花明剑佩,灞桥垂柳拂旌旗。

不同调鼎民皆乐,秦甸欢呼陕服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党宣员外赴阙兼呈刘小谏

行装堪入画何如,马更羸于到任初。

棠树喜抛州部籍,兰台宜掌国图书。

草芽绿未侵官道,柳眼青先近帝居。

愿共耀卿来旧地,飘缨拥旆过吾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