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兔

何年偷舐玄霜鼎,变却蟾宫玉雪姿。

毛颖未封先试墨,褐衣乍著便披缁。

移来旸谷乌相对,跃入阴山鬼不知。

踪迹分明予甚爱,正当秋晓月明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哪一年悄悄地尝了玄霜鼎中的东西,竟改变了月宫中玉兔的洁白形态。
还未被封赏的毛颖(即笔)就先尝试着蘸墨,刚穿上粗布衣就立刻显得深色沉郁。
它被移到了阳光充足的旸谷,与乌鸦相伴,跳跃进入阴暗的阴山,连鬼神都未曾察觉。
它的行踪清晰可见,我非常喜爱,恰逢秋日拂晓,月光明亮的时候。

注释

玄霜鼎:古代传说中的仙丹器皿,这里比喻珍贵的墨水或文房宝物。
蟾宫玉雪姿:指月宫中的玉兔,以其洁白如雪的形象象征纯洁。
毛颖:毛笔的别称,这里代指笔。
褐衣:粗布衣服,常用来形容朴素或未显贵的身份。
披缁:指衣物染成黑色,这里形容墨色浓厚。
旸谷:神话中的日出之地,象征光明。
阴山:中国北方山脉,这里可能象征阴暗或神秘的地方。
秋晓月明时:秋天早晨,月光皎洁的时刻,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生活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超脱尘俗、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

“何年偷舐玄霜鼎,变却蟾宫玉雪姿。”这里的“盗尝”意味着隐逸者远离人间烟火,与大自然为伴,而“蟾宫玉雪”则是对月亮的美好比喻,暗示了诗人的清高脱俗。

“毛颖未封先试墨,褐衣乍著便披缁。”诗人在尚未成名之时,就开始了文学创作,而“褐衣”和“披缁”则是隐逸者的着装,表明诗人的清贫自守。

“移来旸谷乌相对,跃入阴山鬼不知。”这里的“旸谷”可能指的是某个偏远之地,“乌相对”暗示了与自然和谐共处,而“跃入阴山”则显示出诗人彻底摆脱尘世的决心。

“踪迹分明予甚爱,正当秋晓月明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隐逸生活的喜爱,以及在清晨明月之下,对自然美景留下的深刻印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廉公子家藏元石名武夷春雨

至宝忽横道,峰峦高复低。

数尖灵壁石,一曲武夷溪。

黛色春浮玉,黄流雨曳泥。

遥知千载下,名与岘山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新秋

双星方卜夜,载宿已交秋。

未觉炎凉改,先为草木忧。

雁来催燕去,火老让金柔。

阮籍知何事,江东尚滞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跨马

跨马入城去,驱鸡上屋飞。

閒官差可乐,徒步未为非。

杜老平明出,山公倒载归。

晚汀沙水阔,野鹜得相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遣意(其二)

抖擞老精神,飘蓬又一春。

敢言惟有我,每恨不如人。

文字须称韵,功名莫认真。

青铜杖头在,留与买乌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