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年偷舐玄霜鼎,变却蟾宫玉雪姿。
毛颖未封先试墨,褐衣乍著便披缁。
移来旸谷乌相对,跃入阴山鬼不知。
踪迹分明予甚爱,正当秋晓月明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生活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超脱尘俗、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
“何年偷舐玄霜鼎,变却蟾宫玉雪姿。”这里的“盗尝”意味着隐逸者远离人间烟火,与大自然为伴,而“蟾宫玉雪”则是对月亮的美好比喻,暗示了诗人的清高脱俗。
“毛颖未封先试墨,褐衣乍著便披缁。”诗人在尚未成名之时,就开始了文学创作,而“褐衣”和“披缁”则是隐逸者的着装,表明诗人的清贫自守。
“移来旸谷乌相对,跃入阴山鬼不知。”这里的“旸谷”可能指的是某个偏远之地,“乌相对”暗示了与自然和谐共处,而“跃入阴山”则显示出诗人彻底摆脱尘世的决心。
“踪迹分明予甚爱,正当秋晓月明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隐逸生活的喜爱,以及在清晨明月之下,对自然美景留下的深刻印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至宝忽横道,峰峦高复低。
数尖灵壁石,一曲武夷溪。
黛色春浮玉,黄流雨曳泥。
遥知千载下,名与岘山齐。
双星方卜夜,载宿已交秋。
未觉炎凉改,先为草木忧。
雁来催燕去,火老让金柔。
阮籍知何事,江东尚滞留。
跨马入城去,驱鸡上屋飞。
閒官差可乐,徒步未为非。
杜老平明出,山公倒载归。
晚汀沙水阔,野鹜得相依。
抖擞老精神,飘蓬又一春。
敢言惟有我,每恨不如人。
文字须称韵,功名莫认真。
青铜杖头在,留与买乌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