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

双星方卜夜,载宿已交秋。

未觉炎凉改,先为草木忧。

雁来催燕去,火老让金柔。

阮籍知何事,江东尚滞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两颗星星刚刚开始照亮夜晚,秋天已经悄悄来临。
还没感觉到季节变换的凉意,就已经为草木的凋零而忧虑。
大雁南飞催促燕子离去,火候老去,金黄的稻谷显得更加柔软。
阮籍究竟为何事,至今仍滞留在江东一带。

注释

双星:指两颗相邻的星星。
卜夜:观测星象以占卜吉凶。
交秋:秋季开始。
炎凉:炎热与寒冷。
草木:泛指植物。
雁来:大雁南飞。
燕去:燕子离开。
火老:农作物成熟或天气转凉。
金柔:成熟的稻谷。
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以放达不羁著称。
江东:长江下游地区,古代中国的一个地理概念,这里指代阮籍所在的地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秋景象与心境的图画,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情感。

“双星方卜夜”一句,以星象的变化作为季节更迭的标志,暗示时间在不经意间流转,秋夜已至。接着,“载宿已交秋”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转换,不仅是自然界的变化,也预示着诗人内心对于秋天到来的感受。

“未觉炎凉改,先为草木忧”则展示了诗人的细腻情怀,他对自然界的敏锐感知,以及对草木生长周期中蕴含的情感,表现出一种超越常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心境。这里,“未觉炎凉改”表达了一种尚未完全体验到秋天气候变化的情形,而“先为草木忧”则是诗人对于草木随季节而凋零的同情。

“雁来催燕去,火老让金柔”两句,则通过对鸟类迁徙和金属质感的描写,强化了秋天到来的氛围。雁(大雁)南飞象征着寒冷气候的到来,而燕子则是夏日常见的鸟类,它们的离去标志着季节更替。火老让金柔,则可能指的是金属随时间长久使用而失去了原有的锐利,暗示着时间流逝带来的物质与精神上的磨损。

“阮籍知何事,江东尚滞留”两句,则引入了历史人物阮籍,以此作为诗人自己情感的投射。阮籍是西晋时期的人,他以饮酒而闻名,这里提及他或许是在借古喻今,表达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或者无奈。江东尚滞留,则可能暗示着诗人面对现实环境的困顿和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历史人物的引入,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思想内涵,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独特的秋诗。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跨马

跨马入城去,驱鸡上屋飞。

閒官差可乐,徒步未为非。

杜老平明出,山公倒载归。

晚汀沙水阔,野鹜得相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遣意(其二)

抖擞老精神,飘蓬又一春。

敢言惟有我,每恨不如人。

文字须称韵,功名莫认真。

青铜杖头在,留与买乌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遣意(其一)

衮衮岁年晚,冥冥车马尘。

饥乌方畏雪,冻草已矜春。

乡老知谁健,儒官自古贫。

明朝除夜近,市井悄无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遣意(其三)

宦游今倦矣,岁晚意何如。

腊雪不到地,春风先满闾。

邻翁寒乞炭,溪女晓供鱼。

多有梅花处,吾将卜隐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