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南十六首(其三)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离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道随风飘洒,好似片片雪花。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
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解:知道。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末景象的诗,通过草树、花卉等自然物象生动地表达了季节更迭和生命脆弱的主题。开篇“草树知春不久归”两句,既点明时序,又透露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留恋。紧接着,“百般红紫斗芳菲”则是对春色最后绚烂的描绘,通过对比鲜明的颜色变化,展现出大自然在春末的最后辉煌。

“杨花榆荚无才思”一句,则转向对无声之物的感喟,似乎在借由它们的静默来反映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而“惟解漫天作雪飞”则将这种情感推向极致,以杨花如同漫天飞舞的雪花般轻盈飘渺,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留住的无奈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淡的悲凉情怀,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生命流转、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游城南十六首(其四)落花

已分将身著地飞,那羞践踏损光晖。

无端又被春风误,吹落西家不得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游城南十六首(其十五)楸

青幢紫盖立童童,细雨浮烟作綵笼。

不得画师来貌取,定知难见一生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游城南十六首.楸树二首(其五)

几岁生成为大树,一朝缠绕困长藤。

谁人与脱青罗帔,看吐高花万万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游城南十六首.楸树二首(其六)

幸自枝条能树立,可烦萝蔓作交加。

傍人不解寻根本,却道新花胜旧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