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二首(其一)

惨惨诸山暮,寥寥老树空。

尚飞霜雁急,不动雪云重。

挂冷寒灯壁,悲传夜柝风。

隔窗无恨竹,萧飒到晨钟。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傍晚时分,群山显得凄凉,老树孤独地矗立。
大雁在霜降中急急飞翔,厚重的雪云静止不动。
寒冷的灯光映照在墙壁上,悲凉的更鼓声随风传来。
隔着窗户,竹林没有怨恨,直到晨钟响起,风声萧瑟。

注释

惨惨:凄凉的样子。
暮:傍晚。
寥寥:稀疏,孤独。
老树:古老的树木。
飞霜雁:在霜降中飞翔的大雁。
急:快速。
不动:静止。
雪云:积雪的云层。
挂:照在。
寒灯:寒冷的灯火。
悲传:悲伤地传递。
夜柝:夜间报时的更鼓。
隔窗:隔着窗户。
恨:怨恨。
萧飒:形容风吹过的声音。
晨钟:清晨的钟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夜晚的萧瑟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

“惨惨诸山暮,寥寥老树空。”开篇便以“惨惨”二字渲染出暮色中的山峦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伤,而“寥寥老树空”则透露出岁月沧桑、生命凋零的意境,给人一种时间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

“尚飞霜雁急,不动雪云重。”这里诗人通过对飞鸟和积雪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在冬日的活力与沉静。霜雁依旧迅疾地掠过天际,而厚重的雪云却静止不动,形成鲜明对比。

“挂冷寒灯壁,悲传夜柝风。”室内的冷清与夜晚的风声交织在一起,诗人通过这一刻画,把握住了深夜中难以言说的孤独感。这里的“悲”字,更是点出了诗人的情感色彩。

“隔窗无恨竹,萧飒到晨钟。”最后两句,诗人站在窗前,看着竹影,无声地诉说着自己的忧愁。而外面传来的晨钟声音,却带来了夜晚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的信息,给这首诗增添了一丝期待与希望。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冬日萧瑟之感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出山

青山如君子,悦我非姿媚。

相逢一开颜,便有论交意。

今晨决然去,掺若执我袂。

谓山无见留,此事宁久置。

道边青发翁,下有白玉髓。

斸之龙蛇窟,自足饱吾世。

平生耽幽独,乃若忘朝市。

一官等尘垢,安得败成计。

草堂醉老子,虎溪大开士。

寄语二主人,为留三亩地。

形式: 古风

出长夏门

出郭心已清,青山忽相对。

游人傍流水,俯仰秀色内。

谁张苍玉屏,中断神斧快。

清伊泻其间,银汉曳天派。

参差楼观出,杳霭林麓邃。

岩声答远响,水影弄空翠。

同游得君子,兴与烟霞会。

选胜虽自兹,高怀已尘外。

形式: 古风

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其三)

残暑扇中尽,新凉枕上归。

微云起平远,空碧上朝曦。

稍感夏衣薄,渐伤高叶稀。

来鸿飞集喜,卒岁稻粱肥。

形式: 五言律诗

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其二)

三伏如汤釜,熏煮理亦足。

西风半夜雨,窗户一清肃。

那能惜摇落,共喜过炎燠。

老人亦晨起,稍进杯中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