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二首(其一)

病起江南力未匀,强将冠剑拂埃尘。

木鸡自笑真无用,刍狗何劳收已陈。

行从銮旗风日细,侧听庙乐管弦新。

谁知四载勤劳后,并举成功祚泣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病愈后在江南体力还未恢复,勉强整理冠剑扫去尘埃。
木雕的鸡自嘲实在无用,祭祀用的草狗何必再收拾那些旧物。
走在队伍中,微风细雨中伴随銮旗飘扬,侧耳倾听庙堂的新音乐。
谁知道经过四年的辛勤努力后,最终却带着辛酸的成功喜悦。

注释

病起:病愈。
江南:江南地区。
力未匀:体力未恢复。
冠剑:头冠和佩剑。
拂埃尘:擦拭灰尘。
木鸡:木雕的鸡,比喻无用之物。
真无用:真正的无用。
刍狗:古代祭祀用的草扎狗,代指被废弃的事物。
何劳:何必费心。
收已陈:收拾那些旧的。
行从:行走跟随。
銮旗:皇帝出行时的仪仗旗帜。
风日细:微风和煦的日子。
庙乐:庙堂祭祀的音乐。
管弦新:新的管弦乐。
谁知:谁能想到。
四载:四年。
勤劳后:辛勤工作之后。
并举:同时实现。
成功祚:成功的福运。
泣辛:带着辛酸的泪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再和二首(其一)》。诗人以病愈后的状态为切入点,描述了自己虽然身体还未完全恢复,但仍试图振作精神,整理仪容,暗示着对职责的坚守。"木鸡自笑真无用,刍狗何劳收已陈"这两句,通过自嘲和比喻,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谦逊以及对过去工作的反思,认为自己的成就微不足道,不值得过多留恋。接着,诗人描绘了跟随銮旗出行的场景,感受到新的气象和音乐,暗示着国家的繁荣与庆典的气氛。最后,诗人感慨四年来辛勤努力的结果,尽管有所成就,但内心深处却充满辛酸,流露出一种苦中带甜的复杂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苏辙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对个人地位和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再和二首(其二)

宸心恻恻念污莱,南籞西池闭不开。

长乐鸣鞘千乘出,顾成荐鬯万方来。

从臣暗泣新宫柳,父老行依辇路槐。

双阙影斜朱户启,都人留看属车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再和三首(其一)

穴鼠何须窭数衔,粗官不用苦高谈。

夜倾绿蚁风吹竹,昼拥黄紬雪覆庵。

每作微词还自笑,偶渐馀润亦成酣。

公诗精绝非伦拟,自古骚人尽在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再和三首(其二)

燕窠泥土一春衔,惭愧封侯止立谈。

旧隐尚闻存竹径,归休但要葺茅庵。

钓船梦想沿溪泛,酒盏遥思向日酣。

强欲迟留依幕府,吴公行恐召河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再和三首(其三)

天教穷困欲谁衔,生事那须一一谈。

自笑丰年尘满甑,不堪雨后菌生庵。

士师憔悴经三黜,陶令幽忧付一酣。

他日归耕若相忆,尺书频寄北山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