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荒畦草棘暗霜秋,菜饱无期那不愁。
去去携蓝问灵照,此间熟处要经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开篇“荒畦草棘暗霜秋,菜饱无期那不愁”写出了诗人在荒凉的田野中,对于物质生活的满足并不挂念,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态。“去去携蓝问灵照”则是表明诗人要离开这个世界,去追寻精神上的寄托和指引。在“此间熟处要经由”中,诗人似乎在告别自己熟悉的地方,暗示了一种离别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与生活态度。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词人在抒情中追求意境和哲理的特点。
不详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不干老眼眩生花,自是诗人醉墨斜。
从此绛州烟水窟,竹篱茅舍子真家。
白鹿山头一望平,归来衣袂作风馨。
庭萱岩桂方争秀,总入观音净水瓶。
香茗粗蔬肯破悭,相公日食万羊山。
夫君何厚神何薄,自取悬鹑一水间。
群儿綵胜竞芳菲,我向新年补旧衣。
五十九年蘧伯玉,不知谁是更谁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