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寄题蜀先主庙(其一)》由金末元初的诗人王寂所作,通过对刘备庙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沉思考和对其命运的同情。
首联“当年竹马戏儿曹,笑指篱桑五丈高”,以儿童游戏的场景开篇,生动地勾勒出刘备年轻时的无忧无虑,以及他对未来的憧憬,用“笑指”二字,流露出一种乐观自信的态度。
颔联“时也共诛千里草,天其未厌卯金刀”,转而探讨刘备的事业与命运。这里的“千里草”可能象征着敌人的势力,“卯金刀”则可能是对刘备军事才能的隐喻。这一联表达了刘备在时机成熟时,能够铲除敌人,但同时也暗示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即使是最优秀的领导者也可能遭遇挫折。
颈联“宗臣呕血重三顾,嗣子不才轻六韬”,进一步深入刘备的个人经历。这里提到的“三顾茅庐”是刘备亲自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表现了刘备对人才的渴望和尊重。“嗣子不才轻六韬”则可能是在感叹刘备的儿子刘禅未能继承父业,轻视兵法,导致了蜀汉的衰败。
尾联“故国神游得无恨,破垣风雨夜萧骚”,将思绪拉回现实,想象刘备在神游故国时是否会有遗憾。最后的“破垣风雨夜萧骚”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既是对刘备命运的一种感慨,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英雄末路的同情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