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登北山(其二)

屡月不见山,胸次若逼窄。

举棹远相望,已渍双眸碧。

即之清入神,喜复遂良觌。

非但尘思浣,顿觉馀疴失。

玉流浸层峦,缘云抱幽石。

草木去浮誇,秋容净如拭。

我来谁与俦,一道兼一释。

精庐既窈深,靖宇尤邃密。

吟哦对青嶂,潇洒娱白日。

奁香勘南华,孰为寥天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初夏时节登临北山的景象与心情。开篇“屡月不见山,胸次若逼窄”两句,通过对比往日未能一见山色的渴望和现在终于得见的欣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接着,“举棹远相望,已渍双眸碧”写出了诗人仰望山色时的情景,"已渍"一词形容目光所及之处皆为碧绿,生动地描绘了眼前的山峦如画。

“即之清入神,喜复遂良觌”表明诗人的心情得到了净化和愉悦,这种自然景色带给他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有精神上的洗礼。"非但尘思浣,顿觉馀疴失"则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对人心灵的清洁作用,使得凡尘俗念一扫而空。

“玉流浸层峦,缘云抱幽石”中,“玉流”形容山溪如玉般清澈,"缘云抱幽石"则描绘了诗人在山间徘徊,依偎于云雾缭绕的幽深之石的情景。接下来的“草木去浮誇,秋容净如拭”写出了夏日的绿意与秋天的清澈,这里已是初夏,但诗人眼中似乎已经透露出秋意。

“我来谁与俦,一道兼一释”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面前感到孤独却又自得其乐。"精庐既窈深,靖宇尤邃密"则描写了山中的庙宇幽静而神秘,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最后,“吟哦对青嶂,潇洒娱白日”、“奁香勘南华,孰为寥天一”两句,以吟诵与赏花作为诗歌结束,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喜悦和忘我,以及对于生命、宇宙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夏登北山(其三)

出郭望遥岑,阘冗仅抔土。

何异龙蜿蜒,或若凤腾翥。

两岫更奇崛,不肯与哙伍。

烟云或凝散,日月递吞吐。

葱葱气佳哉,景物此会府。

五茸三泖区,南东淮海距。

带接几百川,盘亘千万亩。

于中不著山,胜槩将焉取。

繇兹钟神秀,人物亦翘楚。

所以机云辈,落笔有奇语。

犹嫌气节卑,未以勋业许。

何当地阐灵,英贤更旁午。

如眉有翁季,似岳生申甫。

壮观此九峰,佳名昭万古。

形式: 古风

初夏登北山

推篷数峰出,野色弄新晴。

雷复阳初长,雪消山更青。

岭坳孤塔露,木杪片云生。

何日尘缘了,来寻猿鹤盟。

形式: 五言律诗

即席赠太阳山极圆上人

招提几百载,其来自唐室。

屡此系扁舟,过门不暇入。

岂图今之行,招携叙旧室。

遂停欲归棹,重整倦游屐。

粤昔有高僧,斯地曾卓锡。

湛然一方泉,千岁停寒碧。

古殿倚太阳,佛光含慧日。

巍巍屋上峰,森森庭下杓。

禅房窈且深,竹树尤静密。

开尊具浊馔,领客日至夕。

久要亦所难,此意岂易得。

探囊出诗章,往往名胜笔。

诵诗所以名,极圆而圆极。

形式: 古风

君道

勋华相授受,谟典所具述。

其要在厥中,精一而允执。

惟诚乃能精,惟诚乃能一。

是以无党偏,是以臻正直。

三代所共守,百世不可易。

伯者假仁义,战国尚诈力。

汉唐非无君,文为事矫饰。

其能粹而王,一指不可屈。

所以无善治,循袭至今日。

纯诚而不杂,惟皇斯立极。

敛敷锡庶民,懋建昭大德。

治欲往古如,舍此他无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