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其一)

寓世身如梦,安闲日似年。

败蒲翻覆卧,破裓再三连。

劝客眠风竹,长斋饮石泉。

回头万事错,自笑觉师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世间的生活如同梦境,每天过得安逸仿佛过了一年。
枯败的蒲草翻来覆去地铺着,破旧的衣衫补了又补接连不断。
劝告客人在竹林中枕风而眠,长久斋戒只饮山泉。
回首过往,一切皆是错误,自觉比起醒悟的高僧还差得远。

注释

寓世:指在尘世生活。
安闲:形容生活平静悠闲。
败蒲:枯萎的菖蒲。
破裓:破烂的衣襟。
劝客:邀请或劝导他人。
长斋:长期素食,指修行者的生活方式。
石泉:山中的泉水。
万事错:指过去的种种选择和行为有误。
觉师:佛教中指觉悟的高僧。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理解和个人情感的寄托。诗中“寓世身如梦,安闲日似年”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淡泊明志的情怀,世间的纷争与忙碌,在诗人看来不过是短暂而虚幻的梦境。而“败蒲翻覆卧,破裓再三连”则描绘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败蒲和破裓都是不被世俗所重视的事物,却在诗人的眼中成为了享受自然、安逸生活的象征。

“劝客眠风竹,长斋饮石泉”一句,通过劝导旅人在风吹竹叶的声音中入睡,以及长时间地饮用清凉的山泉水,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这种生活方式不仅是对肉体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净化和升华。

最后,“回头万事错,自笑觉师贤”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所有纷争与忙碌的一种反思与释然。在经历了世间的种种之后,诗人回首往昔,不免莞尔自嘲,感慨万千。同时,这也体现出诗人对佛学中“无我”思想的一种领悟和认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怀,展现了苏轼在佛教文化中的个人感悟,以及他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其二)

妙迹苦难寻,兹山见几层。

乱峰螺髻出,绝涧阵云崩。

措意元同画,观空欲问僧。

莫教林下意,终老叹何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其三)

朱瑶唐晚辈,得法尚雄深。

满寺空遗迹,何人识苦心。

长廊欹雨脚,破壁撼钟音。

成坏无穷事,他年复吊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韩子华石淙庄

绛侯百万兵,尚畏书牍背。

功名意不已,数与危机会。

我公抱绝识,凛凛镇横溃。

欲收伊、吕迹,远与巢、由对。

誓言虽未从,久已断诸内。

区区为怀祖,颇觉羲之隘。

此身随造物,一叶舞澎湃。

田园不早定,归宿终安在。

彼美石淙庄,每到百事废。

泉流知人意,屈折作涛濑。

寒光洗肝膈,清响跨竽籁。

我旧门前客,放言不自外。

园中亦何有,荟蔚可胜计。

请公试回首,岁晚馀苍桧。

形式: 古风

赠上天竺辩才师

南北一山门,上下两天竺。

中有老法师,瘦长如鹳鹄。

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

见之自清凉,洗尽烦恼毒。

坐令一都会,男女礼白足。

我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

四岁不知行,抱负烦背腹。

师来为摩顶,起走趁奔鹿。

乃知戒律中,妙用谢羁束。

何必言法华,佯狂啖鱼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