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顶

欲向仙峰炼九丹,独瞻华顶礼仙坛。

石标琪树凌空碧,水挂银河映月寒。

天外鹤声随绛节,洞中云气隐琅玕。

浮生未有从师地,空诵仙经想羽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想要在仙峰修炼九转仙丹,独自仰望华顶礼拜仙人坛。
奇树与石碑高耸入云,清泉如银河倒挂,映照着寒冷的月光。
天边传来仙鹤的鸣叫,伴随着红色的法器,洞穴中云雾缭绕,似藏有美玉琅玕。
在这短暂的尘世中,没有能跟随仙师修行的地方,只能空读仙经,想象羽翼飘然的仙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追求仙道、向往神仙境界的意境。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到仙峰去炼制九转大丹,独自一人仰望华山之巅,去礼拜传说中的仙坛。

"石标琪树凌空碧,水挂银河映月寒。"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华山的雄伟与神秘。石标指的是山上的路标或纪念物,这里象征着通往仙界的路径;琪树则形容树木的挺拔凌空,碧绿欲滴;水挂银河,描绘了山间清澈的溪流如同天上的银河一般,映照出月亮的寒冷之美。

"天外鹤声随绛节,洞中云气隐琅玕。" 这两句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细节,增添了仙境的意象。天外鹤声,是指仙界中的仙鹤叫声,与世间不同;绛节,可能是指古代用丝绸制成的计数工具,这里形容仙鹤的声音随着时间流逝而传来;洞中云气隐现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景象,琅玕,常用以形容玉石之美,此处可能暗指仙境中的珍宝或仙药。

"浮生未有从师地,空诵仙经想羽翰。"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生活的超脱以及对仙道的向往。浮生,形容尘世生涯之无常;未有从师地,是说在凡间没有找到引导自己成仙的师傅;空诵仙经,是指诗人虽然不断诵读有关修仙的经书,但只是徒劳无功;想羽翰,则是表达了诗人想要长出翅膀,如同仙鹤一般飞升。

整首诗通过对华山自然景观和神秘气氛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对于成仙之道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精神状态。

收录诗词(145)

李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字:公垂
  • 籍贯:亳州(今属安徽)
  • 生卒年:772—846

相关古诗词

回望馆娃故宫

江云断续草绵连,云隔秋波树覆烟。

飘雪荻花铺涨渚,变霜枫叶卷平田。

雀愁化水喧斜日,鸿怨惊风叫暮天。

因问馆娃何所恨,破吴红脸尚开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守滁阳深秋忆登郡城望琅琊

山城小阁临青嶂,红树莲宫接薜萝。

斜日半岩开古殿,野烟浮水掩轻波。

菊迎秋节西风急,雁引砧声北思多。

深夜独吟还不寐,坐看凝露满庭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州中小饮便别牛相

笙歌罢曲辞宾侣,庭竹移阴就小斋。

愁不解颜徒满酌,病非伤肺为忧怀。

耻矜学步贻身患,岂慕醒狂蹑祸阶。

从此别离长酩酊,洛阳狂狷任椎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庆云见

礼成中岳陈金册,祥报卿云冠玉峰。

轻未透林疑待凤,细非行雨讵从龙。

卷风变彩霏微薄,照日笼光映隐重。

还入九霄成沆瀣,夕岚生处鹤归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