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彦和过桂州(其一)

人臣难有己,况复顾其家。

忘家以徇国,致主为勋华。

割爱非不仁,成功讵能加。

御史殿中杰,指摘生疵瑕。

昔如鹄矫云,今如兔罹罝。

省符到房陵,驱逐殊喧哗。

即日出门去,形影自天涯。

羁皇携众雏,惊散随风沙。

渺漭失处所,何由书报嘉。

君心固已定,闻者空伤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忠诚与困境之间的冲突,以及个人情感与国家责任之间的挣扎。诗人邹浩通过对比“人臣”与“御史”的角色,展现了忠诚与指责之间的矛盾。

首句“人臣难有己,况复顾其家”,点明了作为臣子的不易,既要忠于国家,又要兼顾家庭,两难之间凸显出忠诚与亲情的冲突。接着,“忘家以徇国,致主为勋华”赞扬了那些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小家的臣子,他们的贡献被视为对君主的功勋。

然而,“割爱非不仁,成功讵能加”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割舍亲情是否真的不仁慈?成功的标准又在哪里?这里体现了对忠诚与仁慈之间平衡的思考。

“御史殿中杰,指摘生疵瑕”描述了御史的角色,他们负责监督和指出官员的错误,但有时这种职责也可能导致误解和冤屈。接下来的“昔如鹄矫云,今如兔罹罝”使用比喻,将过去和现在的状态进行对比,暗示了环境或角色的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同影响。

“省符到房陵,驱逐殊喧哗”提到了一个具体的事件,即某位官员被派遣至房陵,这一行动引发了不同的反应和声音。最后,“即日出门去,形影自天涯”表达了离别时的孤独感,而“羁皇携众雏,惊散随风沙”则描绘了家人因离别而感到的不安和恐惧。

“渺漭失处所,何由书报嘉”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好消息的渴望,而“君心固已定,闻者空伤嗟”则反映了即使消息传来,也可能是悲伤的消息,君主的心意已定,旁观者只能徒增哀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忠诚、牺牲、责任与后果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人在面对国家与家庭、理想与现实冲突时的内心挣扎。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闻彦和过桂州(其二)

削迹投炎荒,有吏督其后。

一州一易之,稍缓辄訾诟。

所历多官僚,岂无亲且旧。

前车覆未遥,不敢略回脰。

谁谓桂岭僧,于君独勤厚。

沐浴君发肤,浣濯君领袖。

使君霜柏姿,凛凛出尘雾。

真风绝顾瞻,高义激颓仆。

乃知世外情,非复世间构。

呜呼君何忧,时命不终缪。

形式: 古风

自警

看书勿苦多,多看目力眊。

作文勿苦多,多作心力耗。

初虽莫觉悟,久乃成悔懊。

维心神所居,惟目神所造。

开阖出入间,神伤气亦暴。

所以古真人,丁宁有深告。

平时当勤行,况复处炎燠。

况复病初愈,力始胜巾帽。

老母在乡邦,倚门望佳报。

尤宜决择精,全神以自好。

收目以内视,冥心以存奥。

气舒形康强,外务一除扫。

生理保安完,天恩垂覆帱。

归看老莱衣,欢欣长舞蹈。

形式: 古风 押[号]韵

感叹

一犬捕执将祭神,群犬随之号极声。

恶伤其类乃如此,虽至苟贱亦有情。

人于天地最为贵,诗书礼乐开聪明。

推恩尚欲极万物,而况等列皆簪缨。

奈何心忍所不忍,相残相贼争功名。

因知微畜反可尚,使我感叹无由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李师聃祖道长官赴衡州耒阳令

视国如视家,爱民如爱子。

秉心金石坚,古人概如此。

今人亦古人,但患物转徙。

遑遑声利间,自不明本已。

安能使元元,一以父母比。

问其所居位,广分国百里。

问其所食禄,尽出民骨髓。

奈何莫之思,颠倒以为是。

祖道于今古,问学妙穷理。

内重外物轻,识者久叹美。

宰制得耒阳,何啻牛刀委。

导达圣主恩,千仞决溪水。

雨旸随指呼,丝谷饫邻鄙。

明神实听之,日夜介福祉。

君虽不求通,轩冕自难已。

工部有英灵,吾知为君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