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十三)癸卯次葛鲁卿法华山曲水劝酒

山半飞泉鸣玉佩,回波倒卷粼粼。

解巾聊濯十年尘。青山应却怪,此段久无人。

行乐应须贤太守,风光过眼逡巡。

不辞常作坐中宾。只愁花解笑,衰鬓不宜春。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诗是叶梦得的《临江仙·其十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山半飞泉鸣玉佩,回波倒卷粼粼。"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溪流在山腰奔腾,水声如同玉佩相击,回旋的波浪又似粼粼的细雨。

"解巾聊濯十年尘。" 这里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心境的转变,把头巾解开,用溪水洗净了多年积累的心灵尘埃。

"青山应却怪, 此段久无人。" 青山依旧,但因长时间无人涉足而显得有些异常。

"行乐应须贤太守,风光过眼逡巡。" 诗中提到贤太守,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贤太守的赞美,他能够欣赏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且能以一种悠然的心态去体会周遭的风光。

"不辞常作坐中宾。" 这一句表明诗人愿意常在这里停留,与山水为伴,如同坐中的知心朋友。

最后两句 "只愁花解笑,衰鬓不宜春。" 诗人对流年无悔,但唯一担忧的是春天的花朵虽然美丽,却让他不得不面对自己渐渐老去的事实,不适合再去享受春天的美好。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尘嚣的超脱,以及对于生命流逝和个人衰老的感慨。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四)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

碧瓦新霜侵晓梦,黄花已过清秋。

风帆何处挂扁舟。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头。

乐圃桥边烦借问,有人高卧江楼。

寄声聊为诉离忧。桂丛应已老,何事久淹留。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三)与客湖上饮归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

萧萧疏雨乱风荷。微云吹散,凉月堕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

无人能唱采莲歌。小轩敧枕,檐影挂星河。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南乡子(其三)癸卯,种梅于西岩,地瘦难立,石间无花开。今岁十一月,辄先开数枝,喜之,为赋

山畔小池台。曾记幽人著意栽。

乱石参差春至晚,徘徊。素景冲寒却自开。

绝绝照琼瑰。孤负芳心巧剪裁。

应恐练裙惊缟夜,残杯。且放疏枝待我来。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灰]韵

南乡子(其二)自后圃晚步湖上

小院雨新晴。初听黄鹂第一声。

满地绿阴人不到,盈盈。一点孤花尚有情。

却傍水边行。叶底跳鱼浪自惊。

日暮小舟何处去,斜横。冲破波痕久未平。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