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善住的《与无照暮出西郊》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宁静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细节,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首句“阊阖城边烟草昏”,以“烟草昏”三字勾勒出傍晚时分城边的朦胧景象,烟雾缭绕,光线渐暗,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接着,“自携禅侣过孤村”,诗人独自携带着禅友,穿过一个孤独的小村庄,这一行进的场景显得既悠然又略显寂寞。
“阴云垂地鸟归树,寒色满空人闭门。”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与寂静。阴沉的云层低垂,仿佛要触及地面,归巢的鸟儿在树间穿梭,而人们则在寒冷的空气中关闭门窗,各自寻求温暖与安宁。这里通过自然界的动态与人类生活的静态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情感深度。
“山径雨馀留虎迹,野塘秋尽露潮痕。”这两句转而描写山间小径和野外池塘的景象。雨后的山径上留下了老虎的足迹,野塘在秋天结束时,水面留下了潮水退去的痕迹。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自然美,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
最后,“一声牧笛前峰起,回首残阳欲断魂。”牧童的笛声在前方山峰响起,这悠扬的旋律在宁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动听,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回望夕阳,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情感,似乎是对美好时光的眷恋,或是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命哲理的思考,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心灵上的触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