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石湖

十月吴皋霜露零,田家收稻满柴扃。

湖中浪拥银花白,天末山横螺髻青。

寒色乱鸦飞笠泽,夕阳衰柳并旗亭。

何时觅得清游伴,更买扁舟过洞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善住的《过石湖》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宁静之美。

首句“十月吴皋霜露零”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秋天的吴地,霜露已降,季节的变换为整幅画面铺上了浓厚的季节色彩。接着,“田家收稻满柴扃”描绘了农人丰收的喜悦,稻谷满仓,柴扉紧闭,既体现了劳动的成果,也预示着生活的富足。

“湖中浪拥银花白,天末山横螺髻青”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湖面的波浪比作银花,山峰比作螺髻,形象地展示了湖光山色的美丽与层次感。湖面的白浪与远处山峰的青色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壮阔与和谐。

“寒色乱鸦飞笠泽,夕阳衰柳并旗亭”则进一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乱鸦在寒色中飞翔,夕阳下的衰柳与旗亭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岁月的变迁。

最后,“何时觅得清游伴,更买扁舟过洞庭”表达了诗人对寻觅志同道合之友,一同游览洞庭湖的愿望。这一愿望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反映了其内心深处对于友情的渴望。

整体而言,《过石湖》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美好追求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119)

善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僧。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

  • 字:无住
  • 号:云屋

相关古诗词

登报恩寺阁

高阁閒登四望宽,青山极目倚云端。

水村漠漠连天远,垄树沈沈带雨寒。

罢马嘶风春草遍,倦鸦归堞夕阳残。

岂知大道平如掌,今古人间行路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人之金陵

歌罢阳关酒一杯,扁舟欲上更徘徊。

舒王旧院为僧寺,后主遗宫化劫灰。

北固山头春雨过,西津渡口暮潮回。

心间在处堪为客,遮莫天涯杜宇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舟次江亭

归思悠悠极渺冥,暂维舟楫并长亭。

春江水暖蒲牙白,野岸烟销柳眼青。

鸣犊带声登废垄,征鸿和影度遥汀。

不知何处吹桐角,独立天涯泪欲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月夜四首(其一)

明河如练月如弓,凉叶萧萧下远空。

水国正秋无过雁,苔阶终夕有鸣虫。

故人自隔关河外,往信犹存箧笥中。

一盏青灯伴孤寂,梦回吹杀破窗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