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糟蟹遗制幕

江乡霜后饱珍肴,万里持来仅带糟。

虽惜横戈酣白蚁,尚知解甲护红膏。

开樽祗觉牵归兴,作赋犹当继老饕。

油幕晚寒梅影静,亟持大白荐双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江乡秋霜过后满是珍贵的食物,从万里之外带来只带着酒糟。
虽然舍不得放下武器畅饮美酒,但还是知道要卸下盔甲保护美食。
打开酒坛只觉得勾起了回家的念头,写诗也要继续赞美美食。
夜晚寒意中,油灯映照着梅花静谧,赶紧端出大杯美酒配上肥美的蟹钳。

注释

江乡:指江边的乡村。
霜后:秋霜之后。
珍肴:珍贵的菜肴。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仅带糟:仅仅带着酒糟一起带来。
横戈:手持武器。
酣白蚁:畅饮美酒。
解甲:卸下盔甲。
红膏:美食或指红色的调料。
开樽:打开酒坛。
牵归兴:引发回家的兴致。
老饕:美食家,贪吃的人。
油幕:灯火下的油灯帷幕。
梅影静:梅花倒影静谧。
大白:大杯美酒。
荐双螯:献上两只蟹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时的温馨与对友人深厚情谊的表达。诗人通过细腻的物象和动人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寄托。

"江乡霜后饱珍肴,万里持来仅带糟",开篇即以鲜明的画面描绘出寒冷季节中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关照。"饱珍肴"暗示了一种丰盛与精致,而"万里持来"则展现了送礼物的不易,"仅带糟"更是表达了尽管所携带的只是一点小物,却承载着浓厚的情感。

"虽惜横戈酣白蚁,尚知解甲护红膏",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战事的忧虑与对生命安全的关心。"横戈"指的是战场上的刀兵,而"酣白蚁"则是对士兵们在寒冷中仍需坚守岗位的同情。"解甲护红膏"表明了诗人希望战争早日结束,士兵们能够安全回家。

"开樽祗觉牵归兴,作赋犹当继老饕",这里诗人的心境发生了一种转变,通过饮酒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开樽祗觉"表达了诗人在寂寞中寻找慰藉的行为,而"牵归兴"则是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留恋。"作赋犹当继老饕"显示了诗人想要通过文学创作来传承前人的精神。

"油幕晚寒梅影静,亟持大白荐双螯",末尾两句以静谧的夜景和细腻的情意作为收束。"油幕晚寒"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而"梅影静"则是对孤独中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照。"亟持大白荐双螯"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之夜,急切地想要将自己的情感和祝愿通过礼物传递给远方的人。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送别的抒情,也蕴含着对战争与和平、生命安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谊与精神寄托的无限珍惜。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郡圃木樨开第二花

苍苍仙种自谁栽,一度秋光两度开。

故遣宝花装世界,重教金粟见如来。

香于月下开樽对,意似霜前把菊催。

生怕重阳风雨近,亟须领略莫迟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重过岳阳

远役数千里,重来十四春。

山城风景旧,人物岁时新。

官舍多陈迹,君山是故人。

楼头一杯酒,聊涤客襟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重阳登益昌锦屏山

徙倚阑干目送间,山容如我亦苍颜。

恍思戏马登吴会,拟逐飞鸿度汉关。

草木与俱嗟岁月,古今无恙只江山。

天公幸自无风雨,一笑黄花分也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食河豚鲈鱼席间口占

午食河豚晚食鲈,两鱼风味绝悬殊。

怀归未必因兹品,适口何能计此躯。

春岸荻芽常喜有,秋风莼菜不愁无。

笑他俗子甘鳅鳝,为此杯羹戒不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