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即事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游赏,远山春意正浓,四周一片碧绿苍翠。
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穿过柳丝飘摇小巷的落花;感到困倦时,就坐在溪水边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
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
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不妨肆意游玩,但不可乐而忘返。

注释

恣行:尽情游赏。
遥山:远山。
兴:乘兴,随兴。
乱红:指落花。
游衍:是游玩溢出范围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郊外的美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芳原绿野恣行时”展现了广阔的绿色田野上,诗人自由自在地漫步,享受着春天的气息。接下来,“春入遥山碧四围”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到来,四周的远山都被碧绿的色彩所包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写诗人被繁花吸引,兴致勃勃地穿过柳树成荫的小巷,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热闹与生机。“困临流水坐苔矶”则描绘了诗人累了之后,坐在长满青苔的水边石头上休息,流水声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莫辞盏酒十分醉”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想要尽情畅饮,忘记烦恼。“秪恐风花一片飞”又暗示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担心花瓣随风飘散,美好时光不再。

最后一句“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点明了清明节的时令,提醒自己趁着这晴朗的好天气,尽情游玩,但也不要忘了回家。整首诗以轻松愉快的笔调,描绘了诗人郊游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收录诗词(70)

程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学者称明道先生。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 字:伯淳
  • 籍贯:洛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32-1085

相关古诗词

秋日偶成二首(其二)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赵子固水仙图

几日东风雨乍晴,独骑官马绕湖行。

诗成酒力都消尽,人与仙花一样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王子晋

屣弃万乘追浮丘,仙成驾鹤缑山头。

碧桃千树锁金嗣,玉笙嘹喨天风秋。

回眸下笑蜉蝣辈,蜗角争战污浊世。

何当高气凌云霄,愿随环佩联云骑。

形式: 古风

宿青绥铺

跋涉千千里,我行亦良勤。

戒途桂林腊,解辔盱水春。

赤石照病眼,红泉濯征尘。

麻姑顾我笑,问别何所因。

忆昨罢清江,中兴初甲寅。

去家十五年,一扫先君坟。

未及亲旧语,遽随犬羊奔。

幕燕遂如客,月鹊无安村。

得官峤南州,欲访出世人。

禦虎信有命,生还聊一欣。

此事姑置之,既往安足论。

山神似相怜,静扫群峰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