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山

云中一点鲍山青,东望能令两眼明。

若道人心是矛戟,山前那得叔牙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云端中有一抹鲍山的青色,向东望去能让人眼前明亮。
如果说人心像矛和戟般尖锐,那么在山前哪里还能有叔牙的忠诚之城呢?

注释

云中:指天空中的某个位置。
鲍山:可能是地名,也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或景色。
人心:人的内心世界,情感和思想。
矛戟:比喻人心的尖锐和冲突。
叔牙城:古代忠臣叔牙的典故,象征忠诚和信任。

鉴赏

这首诗名为《鲍山》,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曾巩。诗中以鲍山为引子,通过描绘鲍山的青翠之色,表达了诗人远眺鲍山时的清新感受。"云中一点鲍山青"形象地刻画了鲍山在云雾中的秀美景象,犹如一点绿意在眼前点亮,令人眼前一亮。

接下来的两句"东望能令两眼明"进一步强调了鲍山对于视觉的舒缓作用,仿佛能够洗涤心灵,让人心情开朗。诗人以"人心是矛戟"比喻人心的复杂与纷扰,暗示鲍山的宁静之美有如和平的良药,可以抚慰人心中的冲突和焦虑。

最后的反问"山前那得叔牙城"则巧妙地运用历史典故,叔牙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名将,以忠诚闻名。诗人借此表达,如果人心充满矛盾,像鲍山这样的宁静之地也无法存在。整首诗寓言深刻,借景抒怀,展现出诗人对鲍山的喜爱以及对内心平和的向往。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鹤林寺

昔人春尽强登山,只肯逢僧半日闲。

何似一尊乘兴去,醉中骑马月中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赠弹琴者

至音淡薄谁曾赏,古意飘零自可怜。

不似秦筝能合意,满堂倾耳十三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霿凇

园林初日静无风,霿凇开花处处同。

记得集英深殿里,舞人齐插玉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丁元珍挽词二首(其二)

从军王粲笔,记礼后苍篇。

谩有残书在,能令好事传。

鹏来悲四月,鹤去遂千年。

试想长桥路,昏昏陇隧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