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隐士(其二)

尝闻庞德公,自守甘穷饿。

旦率妻子耕,不知州牧过。

关中傕泛攻,河上表吕破。

默默似无闻,但理芸锄课。

独识诸葛君,一言定王佐。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古隐士的生活与心境,通过对比庞德公和古隐士的言行,展现了隐逸之士的超然与智慧。

首句“尝闻庞德公,自守甘穷饿”,开篇即点出庞德公作为古代隐士的典范,他甘于贫穷与孤独,坚守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接着,“旦率妻子耕,不知州牧过”描绘了庞德公日常生活的简朴与宁静,他与家人在田间劳作,不为外界的权势所动,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接下来,“关中傕泛攻,河上表吕破”两句,通过历史事件的描述,营造出动荡的时代背景,反衬出庞德公生活的平静与和谐。而“默默似无闻,但理芸锄课”则进一步强调了庞德公的低调与专注,他虽身处乱世,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专注于农事,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影响。

最后,“独识诸葛君,一言定王佐”将话题转向对古隐士的评价,指出他独到的眼光与智慧,能够识人并预见未来,如同诸葛亮一般,一言可定国家大业。这不仅是对庞德公的赞美,也是对古隐士深邃洞察力的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庞德公及其后者的描绘,展现了隐士们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与深远的智慧,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敬佩。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真州

击楫来江外,扬帆上旧京。

鼓声殷地起,猎火照山明。

楚尹频奔命,宛渠尚守城。

真州非赤壁,风便一临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太平

天门采石尚嶙峋,一代兴亡此地亲。

云拥白龙来戍垒,日随青盖落江津。

常王戈甲先登阵,花将须眉骂贼身。

犹是南京股肱郡,凭高怀往独伤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蟂矶

下接金山上小孤,一矶中立镇芜湖。

千年形势分南极,万里梯航达帝都。

岭色远浮黄屋纛,江风寒拂白头乌。

高皇事业山河在,留得奎章墨未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江上(其一)

清霜覆芦花,秋向江岸白。

青山矗江天,飞鸟去无迹。

行行独愁思,今为远行客。

晨樵水上峰,夜钓矶边石。

酌水复烹鱼,可以供日夕。

且此恣盘桓,安能守阡陌。

江风吹回波,垂钩鱼不上。

岁旱耕山田,抱瓮禾不长。

閒来走矶下,轻舟驾两桨。

何处是新洲,日入秋砧响。

闻有伐荻人,欣然愿偕往。

恐复非英流,空结千龄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