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方壶为牛自牧画罗浮日观图

罗浮入海摇坤轴,荡漾深涵九渊绿。

曈曈日观舒红光,起看夜半金乌浴。

金乌浴罢紫轮升,照见山人旧茅屋。

闪闪千岩气欲丹,溶溶万顷云如玉。

是时山人牛自牧,曾向山头逢鬼谷。

归来啸傲对乌君,千里罗浮在林麓。

方壶仙伯天机熟,元气淋漓秋一幅。

弟子得之犹宝笈,求我品题期自勖。

我方卧病如孤鹤,斗室瓮大愁局促。

洒然神气一飞扬,立向云间散心目。

安得与尔临扶桑,濯发沧浪睇晴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题方壶为牛自牧画罗浮日观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首句“罗浮入海摇坤轴”以壮阔的景象开篇,罗浮山仿佛融入大海,象征天地旋转。接着,“荡漾深涵九渊绿”展现了山色与水色交融的深邃之美,绿意盎然。

“曈曈日观舒红光”描绘了日出时分,阳光透过云层,映照山峰的红光,富有生机。"起看夜半金乌浴"则将日出与神话中的金乌(太阳)相结合,增添了神秘色彩。画面随着太阳升起,转向了山人的茅屋和周围的自然景观,"闪闪千岩气欲丹,溶溶万顷云如玉",形象地刻画了山岩的红润和云彩的洁白。

诗人借山人之口,提及曾遇鬼谷,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随后,诗人赞美了方壶仙伯的画技高超,作品如同秋天的元气画卷,令人赞叹。诗人表示自己虽病弱如孤鹤,但看到画作后精神振奋,想象着能与画中人物共赏日出。

最后两句“安得与尔临扶桑,濯发沧浪睇晴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希望能与画中人物一同欣赏东方的日出,寓意着对艺术和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画作的深度理解和赞赏。

收录诗词(197)

郑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字:彦昭
  • 籍贯:元明间徽州歙县

相关古诗词

周伯温题郑仁可所藏张师夔斗泉图

居庸秀色连西山,五云楼阁空濛间。

玉泉飞练散冰雪,昔我走马听潺湲。

南闽回首天万里,历遍好山并好水。

张公此画海上来,积翠浮岚照清泚。

观风使者骨已仙,玉堂学士诗可传。

披图怀旧三叹息,使我长忆归林泉。

林泉茆屋青松下,俯视白云手堪把。

山中正好话渔樵,江干何用劳车马。

况子策勋初试官,焉能伴我穷跻攀。

明年花县公事简,看画吟诗春倚栏。

形式: 古风

道山饮渌轩题海潮图

海门秋高明月凉,潮头雪立千丈强。

皎如匹练横潇湘,素霓天表骖龙骧。

雷轰马突飞电光,胥魂怒激天低昂。

银涛如山势莫当,灵怪出没神蛟藏。

我昔弱冠游文场,江楼纵目歌慨慷。

别来几载归梦长,西湖月冷吴山苍。

云翁健笔图横阳,对此恍若临钱塘。

水渌可餐溪可杭,中洲留客情不忘,为君三叹题高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玄石行为贡尚书赋

尚书阶前有玄石,流落江湖旧曾识。

当时从者惜馀赀,今日移来乃神力。

初看尚尔混泥沙,熟视洒然供拂拭。

黑云风断涌峨眉,紫气霞开见灵壁。

终朝静对无磷缁,扣之则应声相随。

梅花点点上乌几,柳丝绵绵萦砚池。

湘沙惊落孤雁鹜,东海跃出生蛟螭。

千年谁凿混沌窍,半夜误击珊瑚枝。

人生遇合还如是,尚书感慨亲留记。

娇容丽质岂高人,错节蟠根知利器。

坡仙空作仇池梦,愚翁信遂移山志。

为公歌此玄石行,飒飒霜风动寒翠。

形式: 古风

人面竹杖引寄贡尚书

白石岩前谢家谷,斲得杖名人面竹。

映书恍恍嘘青藜,入手温温如绿玉。

山中扶我蹑云峤,三十六源沂水曲。

此君标格特瑰异,识面何须见眉目。

苍然劲气傲蟠石,错节盘根心所欲。

临流顾影动蛟龙,敲户闻声走童仆。

相随数月殊未厌,愁入市廛悲局促。

南湖使君栖凤台,景仰高风隔川陆。

愿言持此青琅玕,万里云霄永相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