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山饮渌轩题海潮图

海门秋高明月凉,潮头雪立千丈强。

皎如匹练横潇湘,素霓天表骖龙骧。

雷轰马突飞电光,胥魂怒激天低昂。

银涛如山势莫当,灵怪出没神蛟藏。

我昔弱冠游文场,江楼纵目歌慨慷。

别来几载归梦长,西湖月冷吴山苍。

云翁健笔图横阳,对此恍若临钱塘。

水渌可餐溪可杭,中洲留客情不忘,为君三叹题高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道山饮渌轩题海潮图》描绘了秋天海边壮丽的景象。首句“海门秋高明月凉”点出季节与环境,秋夜海风清凉,月光皎洁。接着,“潮头雪立千丈强”形象地写出潮汐涌起,犹如千丈雪峰耸立,气势磅礴。“皎如匹练横潇湘,素霓天表骖龙骧”运用比喻,将潮水比作白练横贯湘江,又如天边彩虹伴随龙腾,极尽奇幻之能事。

“雷轰马突飞电光,胥魂怒激天低昂”以雷电和神话传说中的胥魂为背景,渲染出潮水汹涌澎湃的震撼力量。“银涛如山势莫当,灵怪出没神蛟藏”进一步强调潮水的威猛,仿佛山岳般不可阻挡,还隐含着神秘的灵异色彩。

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在江楼观潮的豪情,表达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西湖月冷吴山苍”则借景抒怀,暗示离别多年后的思乡之情。最后,诗人由画入梦,感叹自然之美,并以“水渌可餐溪可杭,中洲留客情难忘”表达对友人及美景的深深眷恋,最后三叹“为君三叹题高堂”,表达了对这幅海潮图的赞赏和对主人的敬意。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海潮壮观景象的深刻感受和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197)

郑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字:彦昭
  • 籍贯:元明间徽州歙县

相关古诗词

玄石行为贡尚书赋

尚书阶前有玄石,流落江湖旧曾识。

当时从者惜馀赀,今日移来乃神力。

初看尚尔混泥沙,熟视洒然供拂拭。

黑云风断涌峨眉,紫气霞开见灵壁。

终朝静对无磷缁,扣之则应声相随。

梅花点点上乌几,柳丝绵绵萦砚池。

湘沙惊落孤雁鹜,东海跃出生蛟螭。

千年谁凿混沌窍,半夜误击珊瑚枝。

人生遇合还如是,尚书感慨亲留记。

娇容丽质岂高人,错节蟠根知利器。

坡仙空作仇池梦,愚翁信遂移山志。

为公歌此玄石行,飒飒霜风动寒翠。

形式: 古风

人面竹杖引寄贡尚书

白石岩前谢家谷,斲得杖名人面竹。

映书恍恍嘘青藜,入手温温如绿玉。

山中扶我蹑云峤,三十六源沂水曲。

此君标格特瑰异,识面何须见眉目。

苍然劲气傲蟠石,错节盘根心所欲。

临流顾影动蛟龙,敲户闻声走童仆。

相随数月殊未厌,愁入市廛悲局促。

南湖使君栖凤台,景仰高风隔川陆。

愿言持此青琅玕,万里云霄永相逐。

形式: 古风

送黄子震员外还中原

去年王师驻河北,使节皇皇照阡陌。

秋风连辔入南闽,走也沗为藩幕客。

莲花峰前逢驿骑,三山楼上话畴昔。

追忆京华曾会面,岂知海峤重相值。

积学蟠胸有六韬,开边决胜多全策。

檄传江右输忠款,捷报湖南破勍敌。

天戈北望剧云霓,铁马南行复疆域。

纳叛遄当下两淮,僭封断不容吴国。

中兴太尉自天生,工部郎官为时出。

南风瀚海波涛稳,千里归心舟楫疾。

绿树园林锦荔红,黄云城郭旌旗臼。

天涯黎庶具壶浆,力解倒悬君莫惜。

形式: 古风

通州宿慈恩寺简古源上人

何年突兀见此屋,结构凭高瞰河曲。

春风吹客出京城,身世渺然犹粒粟。

平生壮怀独登楼,况有轩槛当城头。

东郊日上宿雨散,北郭天净阴霾收。

师来一笑忘坐起,我本与师同浙水。

途穷试觅浮海桴,才短犹惭续貂尾。

问师今派浚古源,清激冰壶涵表里。

银汉耿耿上通津,溟渤滔滔下无底。

嗟我莫如方外人,苦被簪绂萦凡身。

漫采秋兰泊湘渚,还寻渔父渡江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