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温题郑仁可所藏张师夔斗泉图

居庸秀色连西山,五云楼阁空濛间。

玉泉飞练散冰雪,昔我走马听潺湲。

南闽回首天万里,历遍好山并好水。

张公此画海上来,积翠浮岚照清泚。

观风使者骨已仙,玉堂学士诗可传。

披图怀旧三叹息,使我长忆归林泉。

林泉茆屋青松下,俯视白云手堪把。

山中正好话渔樵,江干何用劳车马。

况子策勋初试官,焉能伴我穷跻攀。

明年花县公事简,看画吟诗春倚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诗《周伯温题郑仁可所藏张师夔斗泉图》描绘了居庸关壮丽的景色,以及对过往游历山水的回忆。首句“居庸秀色连西山”展现了山川的秀美,五云楼阁在烟雨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气息。接着,“玉泉飞练散冰雪”以玉泉瀑布比喻清澈的水流,唤起听觉的想象。

诗人回忆自己骑马经过时,泉水潺潺,令人心旷神怡。他感叹南闽之地的广阔,遍览过无数美景。画面中的张公画作仿佛来自海上,积翠的山峦与浮动的岚气映照在清波之上,令人赞叹。

诗人将观画之人称为“观风使者”,意其超凡脱俗,而玉堂学士的诗才得以流传。他感慨万千,看着画卷怀念过去,希望能回归自然的山林泉石之间。在那里,他可以与渔夫樵夫畅谈,无需世俗的奔波劳碌。

最后,诗人提到友人刚刚开始官场生涯,无法一同追寻隐逸生活。然而,他期待着来年花县公事减少,可以有更多时间欣赏画作,倚栏吟诗,享受春天的美好。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97)

郑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字:彦昭
  • 籍贯:元明间徽州歙县

相关古诗词

道山饮渌轩题海潮图

海门秋高明月凉,潮头雪立千丈强。

皎如匹练横潇湘,素霓天表骖龙骧。

雷轰马突飞电光,胥魂怒激天低昂。

银涛如山势莫当,灵怪出没神蛟藏。

我昔弱冠游文场,江楼纵目歌慨慷。

别来几载归梦长,西湖月冷吴山苍。

云翁健笔图横阳,对此恍若临钱塘。

水渌可餐溪可杭,中洲留客情不忘,为君三叹题高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玄石行为贡尚书赋

尚书阶前有玄石,流落江湖旧曾识。

当时从者惜馀赀,今日移来乃神力。

初看尚尔混泥沙,熟视洒然供拂拭。

黑云风断涌峨眉,紫气霞开见灵壁。

终朝静对无磷缁,扣之则应声相随。

梅花点点上乌几,柳丝绵绵萦砚池。

湘沙惊落孤雁鹜,东海跃出生蛟螭。

千年谁凿混沌窍,半夜误击珊瑚枝。

人生遇合还如是,尚书感慨亲留记。

娇容丽质岂高人,错节蟠根知利器。

坡仙空作仇池梦,愚翁信遂移山志。

为公歌此玄石行,飒飒霜风动寒翠。

形式: 古风

人面竹杖引寄贡尚书

白石岩前谢家谷,斲得杖名人面竹。

映书恍恍嘘青藜,入手温温如绿玉。

山中扶我蹑云峤,三十六源沂水曲。

此君标格特瑰异,识面何须见眉目。

苍然劲气傲蟠石,错节盘根心所欲。

临流顾影动蛟龙,敲户闻声走童仆。

相随数月殊未厌,愁入市廛悲局促。

南湖使君栖凤台,景仰高风隔川陆。

愿言持此青琅玕,万里云霄永相逐。

形式: 古风

送黄子震员外还中原

去年王师驻河北,使节皇皇照阡陌。

秋风连辔入南闽,走也沗为藩幕客。

莲花峰前逢驿骑,三山楼上话畴昔。

追忆京华曾会面,岂知海峤重相值。

积学蟠胸有六韬,开边决胜多全策。

檄传江右输忠款,捷报湖南破勍敌。

天戈北望剧云霓,铁马南行复疆域。

纳叛遄当下两淮,僭封断不容吴国。

中兴太尉自天生,工部郎官为时出。

南风瀚海波涛稳,千里归心舟楫疾。

绿树园林锦荔红,黄云城郭旌旗臼。

天涯黎庶具壶浆,力解倒悬君莫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