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恶风狞夜色浓,潮头如屋打孤蓬。
漂零行路丹心苦,梦里一声何处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夜景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雨恶风狞夜色浓"一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氛围,夜晚的天气恶劣,风大且带有邪恶之意,夜色浓重,营造出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情绪。
接着,“潮头如屋打孤蓬”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波涛汹涌的海浪,如同房屋般猛烈地冲击着岸边的孤独蓬草。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隐喻着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助和孤立。
“漂零行路丹心苦”一句,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漂零"意味着流离失所,"丹心"则象征着忠诚和赤胆忠心。这里表达了诗人在政治上或精神上的挣扎与痛苦。
最后,“梦里一声何处鸿”则是在这种孤独和苦恼中,即便是梦境,也只能听到远方大雁的叫声,而无法寻找到它们的踪迹。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归属或理想的渴望,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感。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风雨和潮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楚,以及对于遥远信念的执着追求。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结发为妻子,仓皇避乱兵。
生离与死别,回首泪纵横。
英英香蕙莹朝华,收拾东风作一家。
燕语莺啼春又夏,灯花剔尽暗窗斜。
空有丹心贯碧霄,泮冰亡国不崇朝。
小臣万死无遗慨,曾见天家十八朝。
江南车盖走燕山,老子旁观袖手閒。
见说新诗题甲子,桃源元只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