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起元对陶渊明的模仿之作,名为《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的第十一首。诗中表达了对陶渊明人格和作品的敬仰之情。
“自从孟氏来,孰可与吾道。”开篇即以孟子与陶渊明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陶渊明思想的推崇。接着,“往往存微言,柴桑五柳老”描绘了陶渊明在生活中的智慧和超脱,以及他晚年隐居的生活状态。“纵饮非放达,虽贫不枯槁”则赞扬了陶渊明即使在贫困中也能保持精神的富足和洒脱的生活态度。“我爱止酒篇,字字无不好”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饮酒》诗集的喜爱,认为其中每一句都蕴含深意。“珍珠杂鱼目,讵能识其宝”运用比喻,说明陶渊明的作品如同珍珠混杂于鱼目之中,需要细心品味才能发现其价值。“再玩桃花源,恍然解意表”则表达了诗人再次阅读《桃花源记》时的感悟,仿佛从中领悟到了更深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高洁品格和深刻思想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