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孤城已复愁还剧,草合通衢杂藓痕。
废屋梁空无社燕,清宵月冷有悲魂。
步兵涉海悬夷馘,飞旆降俘散蚁屯。
且喜丈人在帷屋,愿从骥尾报君恩。
这首诗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作,名为《宁德平》。诗中描绘了战后的荒凉景象与胜利的喜悦。
首联“孤城已复愁还剧,草合通衢杂藓痕”描绘了战后孤城的凄凉景象,草木丛生,道路被苔藓覆盖,暗示战争的残酷与破坏。
颔联“废屋梁空无社燕,清宵月冷有悲魂”进一步渲染了战后的荒凉与哀伤,废弃的房屋中燕子不再,只有在清冷的月夜,传来悲痛的灵魂之声。
颈联“步兵涉海悬夷馘,飞旆降俘散蚁屯”描述了战争的激烈与胜利的来之不易,步兵穿越大海,斩首敌人,而投降的俘虏如同蚂蚁般聚集,象征着胜利的果实。
尾联“且喜丈人在帷屋,愿从骥尾报君恩”表达了对胜利的喜悦以及对君王的忠诚与感激之情,希望能在君王身边效力,报答君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英勇与忠诚。
不详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万人一心兮太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十年荼毒悲闽徼,壬戌扬旌岊水湄。
剑倚秋风平剧垒,帆悬涨海聚新夷。
翻思往日同盟地,何似中流击楫时!
报国志酬民恨雪,艰虞此意更谁知?
雁山秋杪一探奇,素练千寻下雁池。
仙掌芙蓉当客耸,石梁盂钵为谁遗?
岩高月挂观音镜,洞古云生罗汉衣。
施雨神龙归太速,尚余鼻水滴清漪。
共爱朝曦好,吾怜夕照斜。
听桡归晚渡,看鸟篆睛沙。
啸发悲高叶,杯空落断霞。
醉衔三尺舞,直欲挽天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