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蕲春李十九使君赴郡

可怜官职好文词,五十专城未是迟。

晓日镜前无白发,春风门外有红旗。

郡中何处堪携酒,席上谁人解和诗。

唯共交亲开口笑,知君不及洛阳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可叹为官的职位虽好,却以文辞著名,五十岁担任地方长官并不算晚。
清晨照镜子并未发现白发,春风吹过门外还有红旗飘扬。
在这郡中哪里适合携酒游玩,宴席上谁能理解并和诗呢。
只有与亲人朋友一起开怀大笑,才知道你不如在洛阳的时候快乐。

注释

可怜:可惜,可叹。
官职:指官位,职位。
好文词:擅长文采,以文学著称。
专城:指担任州郡长官。
晓日:早晨的太阳。
无白发:没有白头发,形容年轻或未老。
红旗:古代旗帜的一种,这里象征生机与活力。
郡中:指所在的地方,郡县之中。
携酒:带着酒去游玩。
解和诗:理解并能应和作诗。
交亲:亲戚朋友。
开口笑:开怀大笑,表示快乐。
不及:比不上,不如。
洛阳时:在洛阳的时光,可能指过去的美好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名为《送蕲春李十九使君赴郡》。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是在送别一位即将赴任的朋友——蕲春李十九,使君即地方官员的尊称。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对偶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未老先成就、以及对其美好未来生活的期待与祝福。

“可怜官职好文词,五十专城未是迟。”这两句赞扬李十九年轻有为,已经担任重要职务,并非晚暮才得以施展抱负。这里,“五十”指的是五十个专城,即五十处地方官署的职位。

“晓日镜前无白发,春风门外有红旗。”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李十九青春焕发、正值壮年的状态。晨光中映照的镜子里没有一丝白发,意味着他还未到老之年;而“春风门外有红旗”则象征着权力与荣耀。

“郡中何处堪携酒,席上谁人解和诗。”这两句表达了对即将离别的朋友在新任职地是否能找到共饮交友、共同吟诗的人的情感。这里,“郡中”指的是李十九即将赴任的地方。

“唯共交亲开口笑,知君不及洛阳时。”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于李十九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这里,“唯共交亲”表明只有与知心朋友相聚时才感到快乐,而“开口笑”则是这种快乐的心境写照。而最后一句“知君不及洛阳时”则意味着诗人认为朋友未来在新任职地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甚至超越过去在洛阳城中的时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表达了深厚的情谊与送别之情。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送鹤与裴相临别赠诗

司空爱尔尔须知,不信听吟送鹤诗。

羽翮势高宁惜别,稻粱恩厚莫愁饥。

夜栖少共鸡争树,晓浴先饶凤占池。

稳上青云勿回顾,的应胜在白家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郡中闲独寄微之及崔湖州

少年宾旅非吾辈,晚岁簪缨束我身。

酒散更无同宿客,诗成长作独吟人。

蘋洲会面知何日,镜水离心又一春。

两处也应相忆在,官高年长少情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郡中夜听李山人弹三乐

风琴秋拂匣,月户夜开关。

荣启先生乐,姑苏太守闲。

传声千古后,得意一时间。

却怪钟期耳,唯听水与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郡西亭偶咏

常爱西亭面北林,公私尘事不能侵。

共闲作伴无如鹤,与老相宜只有琴。

莫遣是非分作界,须教吏隐合为心。

可怜此道人皆见,但要修行功用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