鹑之奔奔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鹌鹑尚且双双飞,喜鹊也是成双对。这人心地不善良,为何以他为兄长。
喜鹊尚且成双对,鹌鹑也是双双飞。这人丝毫没良心,为何把他当国君。

注释

鹑:鸟名,即鹌鹑。
大如小鸡,头细而无尾,毛有斑点。
奔奔:跳跃奔走。
鹊:喜鹊。
彊彊:翩翩飞翔。
奔奔、彊彊,都是形容鹑鹊居有常匹,飞则相随的样子。
无良:不善。
我:“何”之借字,古音我、何相通。
一说为人称代词。
君:君主,一说君子。

鉴赏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兄弟或君主深厚情感的诗歌。通过反复描述鹑鸟(一种小型鸟类)的奔跑和鹊鸟(即乌鸦)的强壮,诗人以此比喻自己对兄弟或君主的情谊,无论是兄弟间的亲密还是臣子对君主的忠诚,都如同这些鸟类一般坚定不移。

在古代文化中,动物常被用来象征各种美德,如忠诚、勇敢等,这种手法在中国古诗词中非常普遍。鹑和鹊作为自然界中的普通生物,被赋予了深厚情感的象征意义,加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力。

这首简短而富有力的诗歌,不仅展示了早期诗歌语言的简单直接,而且通过重复使用“人之无良”一句,增添了一种对周围世界不公或不仁现象的忧虑情绪。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在表达个人情感同时也反映社会状态的作品。

收录诗词(305)

诗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定之方中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

形式: 四言诗

螮蝀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形式: 四言诗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形式: 四言诗

干旄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