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都道中作

万花织篱凡几曲,绣屏处处围茅屋。

家贫张日无罗幕,东风吹开莫吹落。

居人应笑行客痴,春去春归殊不知。

形式: 古风

翻译

无数花朵编织成篱笆,弯弯曲曲围绕着简陋的茅屋。
家中贫困,连遮阳的帷幕都没有,只有东风轻轻吹开花朵,却无法带走它们。
居住在这里的人可能会笑我这个过客痴傻,他们浑然不觉春天来了又去。

注释

万花:众多花朵。
织:编织。
篱:篱笆。
凡:总共。
曲:弯曲。
绣屏:刺绣的屏风。
茅屋:简陋的小屋。
家贫:家庭贫困。
罗幕:华丽的帷幕。
东风:春风。
吹开:吹动使开放。
莫:不要。
吹落:吹走。
居人:居民。
行客:过客。
痴:痴傻。
春去春归:春天的到来和离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家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万花织篱凡几曲”一句,以“万花”比喻春天的繁盛景象,“织篱”则是形容花开得像编织一样密集,通过“凡几曲”的问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探究。

接下来的“绣屏处处围茅屋”一句,则描写了农家用茅草制成的屏风围绕着简陋的土屋,这里的“绣屏”可能是夸张的说法,表明即便是在贫困的环境中,也有美丽之物存在。

第三、四句“家贫张日无罗幕,东风吹开莫吹落”,写出了农家的贫穷和对春天的珍惜。由于家庭贫困,无法享受窗户上的装饰(罗幕),而当春风轻拂时,诗人希望它不要把这些稀有的美好带走。

最后两句“居人应笑行客痴,春去春归殊不知”,则表达了诗人对流年不觉的感慨。这里的“居人”是指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而“行客”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旅途中的迷茫。而春天的来去,常让人感到无常,难以把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平凡生活乃至生命流转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飞仙道中

鸟衔桃李堕高卑,陵谷逢春花作衣。

犹忆去年携小筥,上山独自采春薇。

涧流到海住家处,今我无家何更归。

修途老来倍酸苦,晚雨一丝愁一缕。

晓征春事太半无,未尽蜀天已秦语。

仰看鸿鹄向南飞,笑杀鸱鸢争腐鼠。

形式: 古风

飞练歌呈宋豳州宏父

玉娥入月云钩衣,素裙雪绡云畔垂。

三山老仙不倦舞,霓裳半在秋江举。

谢郎解取澄江拟,飞下高城化清泚。

朝元环佩玉玲珑,天风吹落人间耳。

六月夸父暍将死,一吸澜翻九河水。

蟾乡换入石泉中,古柳阴前授琼几。

清泉无苦多酌我,空洞麟肠已行舸。

穷源直上翠微峰,小段参差绣岭宫。

归来泉边却张席,女头残月投苍璧。

形式: 古风

飞将

老翁望封竟无有,自是翁骨生来丑。

猿臂悬知不入相,且有杀降聊藉口。

翁今远孙骨虽瘦,不解射雕能饮酒。

自汉至今太寂寥,何得遥遥纪华胄。

尚方侯印只方寸,岂有铸金大于斗。

为翁力取置肘间,令翁千岁无恨颜。

形式: 古风

中秋夜玄云蔽月行

惆怅中秋不见月,太阴垂云兔藏窟。

我欲上天扫玄云,桂露团团渍冰阙。

中天放出千里光,层楼翠阁遥相望。

一杯一杯重相劝,今年赏汝中秋愿。

上天高高末由到,玄云愈浓不可扫。

空庭蜡炬落寒花,宫裘起舞秋风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