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进铁镜赋附歌

金之精兮众宝所参,镜之明兮群象所含。

清至莹兮氛埃不杂,明至察兮丑类相惭。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翻译

黄金的精华啊,包含了众多珍宝,
镜子的光辉啊,映照出各种景象。

注释

金之精:黄金的精华。
兮:语气词,无实际意义。
众宝所参:众多珍宝所包含。
镜之明:镜子的明亮。
群象所含:映照出各种形象。
清至莹:清澈到透明。
氛埃不杂:尘埃不混杂。
明至察:明亮到能洞察。
丑类相惭:丑陋的事物也会感到羞愧。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乔琳的作品,名为《太原进铁镜赋附歌》。诗中通过对铁镜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之美好和追求真知的赞赏。

“金之精兮众宝所参”,此句借用金属的纯净来形容镜子的明洁,这种比喻强调了镜子能映射出所有珍贵的事物。"参"字表达了一种参与或包含的关系,暗示镜子如同一个世界,可以包罗万象。

“镜之明兮群象所含”,这一句则直接点出了镜子的明亮和它所反射出的众多形象。“含”字意味着容纳,这里指的是镜子能清晰地映照出一切事物,无论是美好还是丑陋。

“清至莹兮氛埃不杂”,诗人用“清至莹”来形容镜子的清澈,没有任何污染或杂质。“氛埃不杂”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纯净,表明镜子所映射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不含糊。

最后,“明至察兮丑类相惭”,诗人用“明至察”形容镜子的光明和洞察力。“丑类相惭”则意味着在这面镜子前,即使是丑陋的事物也无法隐藏,所有不完美之处都会感到羞愧。这既强调了镜子的真实反映,也表达了一种追求完美的理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铁镜的赞美,传递出一种对真实和纯净的追求,以及对理想之美的向往。

收录诗词(2)

乔琳(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进士及第,历任成武县尉、监察御史、巴州司户、南郭县令、果绵遂三州刺史、大理少卿、怀州刺史等职,曾先后进入郭子仪、张献诚、鲜于叔明的幕府。唐德宗继位后,拜相,授御史大夫、同平章事,但无宰相之才,被罢为工部尚书。朱泚之乱时,随唐德宗出幸奉天,改任吏部尚书。兴元元年(784年),以老迈为由,与德宗分手,并削发为僧。但却被朱泚追回长安,授吏部尚书。朱泚败亡后,被处斩。欧阳修、宋祁著《新唐书》时,将其列入《叛臣传》

  • 籍贯:太原(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784年

相关古诗词

送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

掺袂向江头,朝宗势未休。

何人乘桂楫,之子过扬州。

飒飒翘沙雁,漂漂逐浪鸥。

欲知离别恨,半是泪和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同前赋附归云之曲

归云之状兮不一,归云之趣兮难俦。

云不以朝脯而异赏,士不以前后而异求。

诚在位之如是,知夫鸿渐之高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群玉山赋附歌

彼天子兮尘外镳,登灵台兮意飘飘。

吾君得道兮异于是,不自求兮自逍遥。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裴将军剑舞赋附歌

洸洸武臣,耀雄剑兮清边尘。

威戎夷兮率土来宾,焉用轻裙之妓女,长袖之才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