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和费察推九蕊瑞莲韵

喜对荆人一笑嫣,吾邦今见此嘉莲。

脂容妩媚目疑幻,玉貌参差骨是仙。

试把万葩千卉较,曾无一蒂九芳连。

分明河洛中兴象,要竭精忠答上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我欣喜地面对荆州人微笑,如今我国有幸见到这美丽的莲花。
她的容貌娇艳如脂,眼神仿佛幻境,洁白的肌肤宛如仙子。
尝试比较万千花朵,却从未有一朵能与她媲美,九种芬芳也无法相连。
这分明是河洛地区振兴的象征,我要竭尽忠诚来回应上天的恩赐。

注释

荆人:指荆州的人们。
嘉莲:美好的莲花。
脂容:脂粉般的容貌。
妩媚:娇媚动人。
目疑幻:眼神如梦似幻。
玉貌:洁白如玉的面容。
参差:不规则,形容姿态各异。
骨是仙:骨骼清秀,有仙气。
万葩千卉:万千花朵。
一蒂:一朵花蒂。
九芳:九种不同的花香。
河洛:古代地区名,这里指中原地区。
中兴象:复兴的景象。
精忠:忠诚至极。
上天:指天命或上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莲花图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之美好以及忠诚品质的赞美。诗中的“喜对荆人一笑嫣”展现了莲花开 Blossom 的喜悦情境,“吾邦今见此嘉莲”则强调了这种美景在当时社会中的珍贵。

“脂容妩媚目疑幻,玉貌参差骨是仙”两句通过对莲花外观的细致描绘,突出了其超凡脱俗的美丽。这里的“脂容妩媚”形容了莲花的柔和与迷人,“玉貌参差”则形容了莲花种子头状排列的优雅,“骨是仙”更直接将莲花比作仙境中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自然的美感。

“试把万葩千卉较,曾无一蒂九芳连”两句则是在强调这朵莲花在众多花卉中独树一帜,其美丽无与伦比。这里的“万葩千卉”形容了花卉繁盛,而“曾无一蒂九芳连”则强调了它超越常规的美好。

最后,“分明河洛中兴象, 要竭精忠答上天”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莲花所象征的品德——清白、坚贞不渝——的赞颂,以及通过这种美好向天界展示自己的忠诚之心。这里的“分明河洛中兴象”可能是在比喻莲花在河洛之间的盛开,而“要竭精忠答上天”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美好与忠诚之品德的追求,以及这种品德能够得到天界的认可。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自和

老态龙钟雪满头,黄花招我对清秋。

东篱幸可安吾土,南服何堪典此州。

莫忆风巾游汉渚,早呼雨笠访沧洲。

明年把酒知何处,预约家僮酿蚁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自和(其二)

最高楼上又层阑,目短元龙空海寰。

栋宇地雄千嶂表,金汤天设两江间。

西风障面曾筹檄,夜月胡床忆佩环。

老去凭虚心辄悸,蜀城虽好不如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自和(其一)

百尺城头著画阑,当年气欲压人寰。

天机野马浮游外,世事沙鸥浩荡间。

俗靡风颓畴底柱,功成身退盍循环。

君看方册中前鉴,办取轻帆及早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自和

才听鸣蜩叶底声,倏闻振羽草根吟。

物情感我千丝鬓,时事萦人一片心。

读易床头新课业,回文机上旧光阴。

客怀休用嗟畴昔,更老那知得似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