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五)

四海纷纷筝笛耳,谁识子期志流水。

韵高调古自难酬,得意政须副墨子。

我公声价第一人,积薪居上笑不嗔。

但将佳句妙今古,逝变雕虫返太真。

孟轲尝续吾道绝,功与神禹论工拙。

先生今复回狂澜,岂减旌阳柱铸铁。

形式: 古风

翻译

四海之中乐曲声不断,谁能理解你如子期般对流水的深情。
你的韵律高雅古朴难以回报,唯有在得意之时才配得上墨子的风范。
您的名声价值无人能及,位居巅峰却笑而不怒。
您只用美妙的诗句流传古今,超越雕虫小技回归自然真谛。
孟子曾延续我们的道路,功绩可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
如今先生再次挽回颓势,难道会逊色于旌阳铸铁的神力。

注释

筝笛:乐器,此处指音乐。
子期:古代知音故事中的钟子期,此处比喻理解者。
墨子:战国时期哲学家,以智慧和主张著称。
积薪居上:比喻地位极高。
雕虫:比喻微不足道的文字技巧。
孟轲:孟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旌阳柱:传说中的神物,象征力量。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邓肃所作,标题为《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五)》。诗中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理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句“四海纷纷筝笛耳”以音乐比喻世事变迁,表达了对于时代混乱和个人志向无法实现的感慨。"谁识子期志流水"则借用古人子期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抱负难以为世人所理解。

接着,“韵高调古自难酬”显示诗人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和鉴赏,强调其不易被他人真正领会。"得意政须副墨子"则表明诗人对于治国理念的执着,以及这种理念需要有才能的人来辅佐。

“我公声价第一人”自豪地宣称某人的名声和价值是无与伦比的。"积薪居上笑不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即使面对困境也不生气。

“但将佳句妙今古”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认为好的作品能跨越时空。"逝变雕虫返太真"则是说文学创作应回归到真正的艺术本质,而不是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华丽。

“孟轲尝续吾道绝”可能是在引用儒家经典,表明自己的学说与孟轲相承。"功与神禹论工拙"则是将自己比作古代圣人禹,并对治国平天下的能力进行反思。

最后,“先生今复回狂澜”似乎是在劝导某位先生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去。"岂减旌阳柱铸铁"则通过强调不减色彩来比喻诗人对于理想和信念的坚守。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文学、音乐与治国理念的深刻思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个人的情感波动与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四)

仕途例皆谄笑耳,随盘方圆无定水。

前年天子思奇才,霜台曾擢古君子。

泛观中外傥非人,发上冲冠聊一嗔。

那顾城狐并社鼠,好恶无私喜怒真。

底事年来迹又绝,笑遁林泉似藏拙。

凭谁去斩佞臣头,请公速铸楚山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三)

世上区区蝇狗耳,不复解缨濯清水。

只知贪雀不留珠,可怜认贼翻为子。

珍重谢公天下人,冷居林泉曾不嗔。

云烟万木观不足,却把新诗为写真。

高节凌云亦奇绝,不绾六印未为拙。

何妨笑学杜陵翁,只有布衾冷似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二)

穷居如将豆塞耳,一泓自足牛蹄水。

那知邻境有人豪,笑观造化但儿子。

笔端万字惊倒人,春色秋风随喜嗔。

一读锦囊殆仙去,欲借云軿遂朝真。

更当负笈慰愁绝,凭公一扫平生拙。

门人益亲自得回,会观踏破门限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一)

切切寒虫常在耳,未识词源万斛水。

忽开玉轴见奇文,光怪摩空乱眸子。

太傅江左风流人,灵运在家元不嗔。

家世千年今复振,落笔飘飘语更真。

顿足忘言惊妙绝,欲续貂蝉恨才拙。

铅刀那敢望神剑,舒屈无方岂常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