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比和对待的手法,展示了海棠花独特的美丽与生命力。"繁于桃李盛于梅"一句,以海棠花的繁茂与其他花相比较,表达了它在春天中的独特地位。紧接着的"寒食旬前社后开"则指出了海棠花开放的时间,既是对自然节气的细致描写,也强调了这朵花不随波逐流,它有自己的生长规律。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说明海棠花即使在春天温暖的气候下,也能保持其艳丽不减,而其他季节的风雨则未能损害它的美丽。这里蕴含着诗人对于坚韧生命力的赞美。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一句,表达了人们对海棠花独特格调的喜爱,以及蝴蝶对其芬芳的依恋。这里不仅描绘出自然界生物与这朵花之间的情感纽带,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
最后,"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两句,则是对海棠花在春末依旧保持其颜色的赞叹,以及与牡丹花交替绽放的情景。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生命轮回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周期中美好瞬间的珍惜和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展现了一幅春日海棠花盛开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生命力以及生长规律的深刻感悟。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正堪凝思掩禅扃,又被诗魔恼竺卿。
偶凭窗扉从落照,不眠风雪到残更。
皎然未必迷前习,支遁宁非悟后生。
传写会逢精鉴者,也应知是咏闲情。
岚光叠杳冥,晓翠湿窗明。
欲起游方去,重来绕塔行。
乱云开鸟道,群木发秋声。
曾约诸徒弟,香灯尽此生。
一卧四十日,起来秋气深。
已甘长逝魄,还见旧交心。
撑拄筇犹重,枝梧力未任。
终将此形陋,归死故丘林。
秋风已伤骨,更带竹声吹。
抱疾关门久,扶羸傍砌时。
无生即不可,有死必相随。
除却归真觉,何由拟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