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它比桃花李花更繁茂,盛开的时间在寒食节前十天到春社之后。
半个月的温暖使它的美丽姿态得以保持,避开两时的风雨免受伤害。
人们怜爱它独特的品格而屡屡赋诗颂扬,蝴蝶迷恋它的芳香夜晚也频繁造访。
即使到了春末依然有残红留存,牡丹随后也在池塘边的台上竞相绽放。

注释

繁于桃李:比桃花和李花更繁茂。
盛于梅:比梅花开得更盛。
寒食: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一或两天,有禁火、冷食的习俗。
旬前社后:寒食节前十天到春社之后,春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半月暄和:半个月的温暖天气。
留艳态:保持美丽的状态。
两时风雨:指春季中可能对花有害的风雨时节。
免伤摧:避免受到伤害和摧残。
人怜格异:人们怜悯它独特的风格。
诗重赋:多次用诗歌来赞美。
蝶恋香多:蝴蝶因为花香浓郁而恋恋不舍。
夜更来:甚至夜晚也会飞来。
犹得残红:还能够看到残留的花朵。
向春暮:直到春末。
牡丹相继发池台:牡丹花接着在池塘边的台地上相继开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比和对待的手法,展示了海棠花独特的美丽与生命力。"繁于桃李盛于梅"一句,以海棠花的繁茂与其他花相比较,表达了它在春天中的独特地位。紧接着的"寒食旬前社后开"则指出了海棠花开放的时间,既是对自然节气的细致描写,也强调了这朵花不随波逐流,它有自己的生长规律。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说明海棠花即使在春天温暖的气候下,也能保持其艳丽不减,而其他季节的风雨则未能损害它的美丽。这里蕴含着诗人对于坚韧生命力的赞美。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一句,表达了人们对海棠花独特格调的喜爱,以及蝴蝶对其芬芳的依恋。这里不仅描绘出自然界生物与这朵花之间的情感纽带,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

最后,"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两句,则是对海棠花在春末依旧保持其颜色的赞叹,以及与牡丹花交替绽放的情景。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生命轮回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周期中美好瞬间的珍惜和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展现了一幅春日海棠花盛开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生命力以及生长规律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爱吟

正堪凝思掩禅扃,又被诗魔恼竺卿。

偶凭窗扉从落照,不眠风雪到残更。

皎然未必迷前习,支遁宁非悟后生。

传写会逢精鉴者,也应知是咏闲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留题仰山大师塔院

岚光叠杳冥,晓翠湿窗明。

欲起游方去,重来绕塔行。

乱云开鸟道,群木发秋声。

曾约诸徒弟,香灯尽此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病起二首(其一)

一卧四十日,起来秋气深。

已甘长逝魄,还见旧交心。

撑拄筇犹重,枝梧力未任。

终将此形陋,归死故丘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病起二首(其二)

秋风已伤骨,更带竹声吹。

抱疾关门久,扶羸傍砌时。

无生即不可,有死必相随。

除却归真觉,何由拟免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